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王家玉12年扶孤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0:30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气温开始缓慢下降,这让一直处在暖秋的人们,感到了丝丝的寒意。清晨的颍上县三十铺镇更是寒气逼人,102省道110公里处旁的一个简陋大院里,却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当地农民王家玉和他收养的214个“孙子”就生活在这里。刚刚由王家玉亲手创办的颍上县孤残儿童救助协会,给了他和孩子们过上好日子的信心。

  12年收养348人

  王家玉是颍上县三十铺镇的普通农民。上个世纪80、90年代,他曾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改写了这个“农民企业家”的人生轨迹。

  1994年春天,因为同情,王家玉从街上领回了第一个孩子。当时,这个靠扒垃圾堆寻找食物的孩子叫潘典龙,他是在饿得奄奄一息时,被好心的王家玉带回家的。目前,他已经成了工人。“我没想到,自己还会领养回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直到现在,成立颍上县孤残儿童救助中心,给更多的孤残孩子一个家。”王家玉回想起来自己的收养之路,有着颇多感慨。

  12年过去了,共有348个孤残儿童走进这个“王姓”大家庭,其中107个孩子已经在王家玉的帮助下回到了亲人身旁,27个孩子在他的照顾下长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岗位。而此刻,王家玉身边还有214名孤残儿童靠他照顾。

  爱让他不能止步

  “在我收养到王九九时,实在承受不了经济等压力,曾想到过放弃,但是我已经无法阻止我自己……”王九九是王家玉收养的第199个孩子,在收养王九九后,王家玉和他的孩子们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他也被评为“2004年度十大真情人物”。“其实当时我的事业已经滑坡,没有经济来源、年纪又越来越大的我,真担心养育不好这199个孩子。”王家玉告诉记者。

  但此时的王家玉,已经停不下收养的脚步了,“经常一早起来,就会发现院子门口有个孩子,而且这些孩子多是残疾。”王家玉说,他这儿其实有很多孩子并不是孤儿,但一些不愿意对残疾孩子尽责任的父母都将孩子趁夜里悄悄地送来,还有些是不远千里从外地送来的。上个月,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兔唇女孩被遗弃在院子外,“看着这些孩子,真心疼,不能不收呀。”

  孩子的感恩让人心疼

  王家玉收养的孩子们都叫他“爷爷”,每个孩子和“爷爷”之间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王家玉提起他的这些孙子们特来精神,“别瞧着我这些孩子痴傻、残疾,其实他们也很懂事的,很懂得感恩,有时让大人都汗颜。”

  妮妮是两个月前才被王家玉从派出所领回来的流浪儿,没有人知道她多大,也没有人知道她家在哪儿。因为这个孩子从来不轻易说话,只会傻傻地、怯怯地看着周边的人。王家玉考虑到,妮妮可能因为长期在外流浪,经常受到欺负,才时常表现出惶恐,对外界保持着警惕。于是,王家玉私下让护工们对妮妮多照顾一点,让妮妮慢慢解开心结,过正常的生活。2个月下来,妮妮偶尔已经愿意讲话了,见到王家玉也开始流露出亲切的神色,并开口叫“爷爷”了。

  王兴、王绍是一对聋哑兄弟,已经在养育院生活好几年了。“虽然不会说话,但每当你为他们做一件事,他们就会高高地竖起大拇指,”王家玉说,每当他抱起这些孤残儿童时,孩子们就会亲热地搂着他的脖子亲,“心里酸酸的,但很满足。”

  “离开一天也不放心”

  随着孩子的增多,王家玉渐渐感到一个人力不从心,他聘请来老师和专职护理人员、管理员来教育、照顾孩子们。现在已经有30人加入了这个爱心团队了,每个月400元的薪水对于他们来说很微薄,但大家都不是为了钱而来。王家玉和他的爱心团队相互被感染着。

  60岁的朱克梅,是受王家玉感动,主动过来帮忙的。她有个幸福的家庭,小孙子刚刚一周岁,她就来到王家玉的养育院。家里人都很不理解,但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把小孙子放在了家里,来到这个大家庭照顾4个幼儿。刚出生的兔唇女孩,就是朱克梅带的,她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倩倩”,“等倩倩病好了,一定是个漂亮丫头。”

  开支问题一点点解决

  作为一名普通农民,王家玉前后共收养了348个孤残儿童,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睡,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随着家庭的逐渐变大,已经由富翁变“负翁”的王家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2004年,王家玉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已经给每个孩子办了最低生活保障,每个月每个孩子130元,”王家玉告诉记者,最低生活保障,能基本让孩子吃饱肚子了。但这一切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大院里的孩子,大多数是残疾人,他们要定期检查身体、会经常生病,吃药、住院都需要一大笔的费用。而王家玉的养育院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社会捐助。

  于是,王家玉想到了在他的养育院开办康复中心,“要是我们有自己的医生,孩子们生病就不用去其它医院了,能节省不少。”

  分类教育成为可能

  孩子们的教育一直是王家玉的心头病。今年9月,王家玉的“颍上县孤残儿童救助协会”正式成立,核准的经营范围是救助孤残儿童、收容养育孤残儿童。王家玉告诉记者,“我想让这个协会集孤育院、学校、康复中心于一体,真正解决孩子们生活中的问题。”

  救助协会成立后,王家玉最操心的是教育问题。王家玉的养育院本来就有学校,但因教学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达不到教育部的规定,还只是个家庭式的学校。目前,王家玉只把36个聋哑孩子单独分开,开设专门班级读书认字。其余的孩子是分年级开课上学,智力正常的和智力低下的孩子只是简单地依据年龄区分到不同的班。前来义务帮忙的大学生曾多次建议把正常的孩子和智力低下的孩子区分开来教学,由专职老师对弱智的孩子采取特殊教育。但是师资力量的缺乏让这个建议很难实施。王家玉说,他希望孤残儿童救助协会的成立,能帮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王君 本报记者 陈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