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信念的力量竞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7:15 红网-湖南日报

  

以信念的力量竞跑

  

以信念的力量竞跑

  朝气蓬勃的湖南理工学院憧憬美好明天

  

以信念的力量竞跑

  实验课

  

以信念的力量竞跑

  电脑房

  图/文刘创徐振祥司念伟

  竞跑需要一种自信,需要以信念的力量凝聚而成的速度。自1999年合并升为本科院校以来,湖南理工学院历经8年磨砺,终成今日“亮剑”之势。竞跑让湖南理工赢得阵阵喝彩。

  为起跑的速度亮分

  这些数据记录了湖南理工学院起跑的速度:

  合并之初,全校专任教师共337人,其中教授12人,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38人,博士1人,硕士61人。8年后的今天,学校有教职工1287人,其中专任教师835人,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44人,博士50人、硕士371人。

  8年前,学校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8年后的今天,学校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4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6个;200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

  自2001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3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8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和国家各部委局科研项目15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和青年项目共133项,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78项;

  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一举夺得二、三等奖各一项,综合成绩排名全国28位;

  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15次、连续12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并获首届“中华扫盲奖”;

  2006年6月和10月,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共8次播出对该校党委书记、院长彭时代的专题访谈节目“关爱贫困大学生”,推介学院办学特色;

  由学校创办的岳泰集团,产品先后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从1998年起,学校科技产业产值连续8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学校校办产业收入排名居全国工科类院校第9位;

  ……

  对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合并共建仅8年时间,湖南理工学院恰似“初生牛犊”,但就是这“初生牛犊”,已经开始显示出超凡的活力和超越的精神。

  几年来学校改革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连续3年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3%左右,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校园面积达153.78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5.8亿元;学校设有18个教学系部,3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达14743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500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18.1万册,电子图书55万种,中外期刊8000余种……

  湖南理工人知道,这里的每一个数据都来之不易,每一个数据都被起跑后的奋力冲刺所不断刷新。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推动高校发展起跑的助推器。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管理留人”,按照“立足培养,积极引进,提高层面,为我所用”的原则,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3-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几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支相对突出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包括1名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名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7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选者、60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教师中先后有38人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等荣誉。同时,学校广开“外智”大门,现聘有22名外教,先后有9名外教获省政府颁发的“芙蓉奖”。

  2004年,俄罗斯籍外教弗拉基米尔•加宁获国家“友谊奖”,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湖南省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的决策者们深知,在高等教育的竞赛跑道上,教育教学改革永远是领跑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湖南理工学院坚持狠抓教育教学不放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词。学校设置的3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理工文经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文艺学、应用化学、基础数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9个优势、特色专业中,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美术学、音乐学、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大学物理、大学体育、机电传动控制、当代学术史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人体与运动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化学基础实验室、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被评为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学校还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环节,先后建立了120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6个被评为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

  如何为竞跑加速?湖南理工人在实施科研战略决策中找到了答案。下面这一组数据,对许多老牌大学来说,也许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每一个数据都浇灌了湖南理工人拼搏的汗水和心血:2005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数在省属高校中均排名第5位;2004年至2006年,学校进校科研项目总经费为804.0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经费463.05万元,横向科研项目经费341万元;2001年以来,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821篇,其中自然科学论文被SCI、EI和ISIP收录114篇;人文社科论文被CSSCI收录186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文摘刊物转载99篇;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2004年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数排名全国高校第86位;学校教师共出版专著125部,主编或参编省、部级立项教材21部,获得专利38项。学校主办的社会科学学报《云梦学刊》被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2006年“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评出100种,湖南理工学院榜上有名。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创新单位”,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在竞争中,在没有达到终点以前,我们很难为每一个竞跑者打分,但我们可以为选手竞跑的努力打分。今天,每一个湖南理工人都对自己竞跑的速度与姿态充满自信,他们以不甘示弱的志气和坚定发展的信念为自己亮出了高分。

  竞跑只有一个目标

  湖南理工学院立足高等教育的竞赛跑道上,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向着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起永不停歇的冲刺。在这里,人才培养质量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目标,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冲刺线。

  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学校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指导,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比武,让青年教师在教学竞赛中迅速成长。在教学中,实行教师课堂责任制、教学事故问责制和教学一票否决制的三大教学制度,对教师教学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师德教风建设的倡议书》,每年坚持开展师德十佳评选,制订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了师德教风建设的评估制度和奖惩制度,引导广大教师以良好的思想品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全国优秀教师王安斌教授,每年寒暑假期间都要为学生开办考研辅导班,不收学生任何费用,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还自费为他们购买学习辅导资料。韩语外教李光世,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在学校设立了全省韩语导游培训基地,为了激励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自己掏钱设立韩语学习奖学金。今年教师节期间,学校被授予“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个性特长发展中学习。学校尽量按照学生报考专业录取,让学生的专业爱好得到发展,同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允许学生自主转换专业,不收取任何费用。学校适应社会就业形势,积极支持学生深造考研。每年假期,学校都组织优秀教师免费为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班,考研报名费由学校承担;考试期间,由学校安排专车接送考生,校领导和中层干部都为考研学生送考、鼓劲;考研期间,学校提供免费的可口饭菜;考试录取期间,还组织教师深入学生报考集中的高校推荐学生;对于参加复试的贫困生,学校负担他们的食宿费。近3年应届毕业生(除音乐、体育、美术类专业外)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3%左右。学校每年举办两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还组织教师带着贫困生到发达地区找工作,学生往返车票、住宿费由学校全额负责,每人还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仅2005年就解决了128名贫困学生就业。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06年学校再度被省教育厅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并在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让学生在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中成长,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陶冶,湖南理工学院实施的“三高工程”,构建以艺术教育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已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坚持弘扬高雅艺术,培养高超技能,陶冶高雅情操,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艺术竞赛中捷报频传,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18项奖励,舞蹈《风帆起洞庭》获全国一等奖。

  湖南理工学院在高校中率先成立素质拓展学校,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和科技文化领域活动。学校设立了“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实践基金”,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活动,支持他们开展各种科技制作、发明、创造活动。在全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学校获团体二等奖;体育系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体育基本功大赛获团体二等奖,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誉为“素质教育的一匹黑马”。

  新的质量观与新的人才观是相联系的,德才兼备、综合发展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

  10月13日,音乐系学生郝晴晴赴京开展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准备工作,本次捐献对象是一名来自新加坡的华裔男孩,本次配型成功是中国国家骨髓库对新加坡国家骨髓库的首次配型成功,也是湖南理工学院第3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学生。

  湖南理工学院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学习科学理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砥砺品格,成长成才,正日益成为全校学生的自觉追求和积极行动。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学生学理论活动、学生党建工作被中宣部誉为“大学校园里的先锋工程”,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表彰。2002年至2005年,学校连续4年先后5次在湖南省委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湖南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校党委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湖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团体“爱心社”团总支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外语系团总支被评为湖南省十大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涌现了体育系108寝室、大学生特色理论研究会等一批全国大学生学理论先进集体。

  我们赞美荣誉和成果所蕴涵的智慧和汗水,因为那是向着奋进目标竞跑留下的闪亮足迹。

  竞跑中凸现自己的特色

  特色本身就是一种魅力,一种时尚,一种超越。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年代,办学特色则是一所高校魅力的特有张扬。

  湖南理工学院在高等教育竞跑的赛场上,展示出了自己的风采和特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特色逐步凸现: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爱心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努力促进学生顺利成才;二是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定位与时俱进,脉络分明。

  学校不断加强对图书馆、学习区域、学生寝室的管理力度,着力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为解决学生学习冬冷夏热的问题,学校在图书馆和部分教室安装了空调,空调教室数量占教室总数的近50%;学校兴建了6个大型电子阅览室,为学生配备电脑3700台,学生上机上网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教学楼的日开放时间增加到18小时,计算机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也根据学生的需要作了延长,做到了节假日不间断。寒暑假期,学习和生活场所全部对学生照常开放;学校所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图书资料等全部向学生免费开放,尽力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建立书记、院长接待日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回复;坚持领导干部、党员教师联系系部、班级和寝室制度,所有院领导都有系部联系点,副处以上干部都有班级联系点,教师党员还主动联系特困学生;学校还要求教师在课前课后要主动向学生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学工干部下班级听课每周不少于2节,下寝室走访每月不少于4次。对于贫困学生、单亲或孤儿学生、患有身心疾病的学生,学院采取减免学费、帮助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组织捐款、发动教职工“结对”献爱心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帮扶。

  一所真诚关爱学生的学校,一个爱生如子的教师群体,必然会感动学生,促使他们自觉树立求学报国、服务人民的志向,实现由“小爱”到“大爱”的升华。学校2003届省级优秀毕业生、共产党员廖文峰,在学校的关怀下才得以完成学业,毕业后志愿到西藏日喀则地区支教,把母校“爱心”育人的精神传递到雪域高原,当地牧民和学生亲切地称之为“穿藏袍的汉族老师”,2006年5月13日,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吐露心声:“尽管我高原病缠身,随时都有可能倒下,但西藏永远是我的家,学生永远是我的最爱,母校给我的爱和我所传递的爱永远与洁白的哈达同在!”2006年4月2日,《中国教育报》以《贫寒学子在岳阳楼下的幸福生活》为题,对学校的“爱心育人”进行了重点报道;2006年6月和10月,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共同关爱贫困生”为主题,特邀党委书记、院长彭时代为主嘉宾,先后8次播出学校坚持爱心育人的50分钟专题访谈节目,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湖南理工学院亮出的另一个特色是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立足岳阳,面向湖南,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1993年,学校投入120万元办起的校办企业——岳泰饲料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以饲料生产为主、科工贸并举,年产值达20亿元、全国饲料行业前20强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由学校教师研制的“CMCA焦炉机车连锁及炉号识别系统”,该成果被确定为国家新产品获重点资助,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成果奖,2006年10月,该项目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资助,目前该项目已获得3项国家实用专利,成果被涟钢、鞍钢、唐山钢铁、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采用。洞庭湖区是全国典型的血吸虫病防治区域,血吸虫病疫苗开发研制与推广,直接受益人在2亿以上。学校与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达成科技合作攻关协议,进行“壳聚糖基有机锡灭螺药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通过省科技厅鉴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岳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屈原的求索足迹,范仲淹的“忧乐”情怀,一直到当代任弼时的“骆驼”精神等,形成了岳阳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现象。湖南理工学院积极引导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群体。在全国屈学研究领域,湖南理工学院形成了“引跑”格局。学校成立屈原文化研究所,自1986年起,社科学报《云梦学刊》“屈原研究”栏目共发表了海内外知名专家的屈学文章21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其他学术文摘选用和转载的有80余篇,产生了明显的“屈原文化研究”的凝聚效应。学校一批专家教授编写的《屈原学集成》达200余万字,被学界誉为“屈学界彪炳史册的工程”。当前在全国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是该校从地方文化研究发展起来的,“当代学术史”被《中国教育报》、《学术界》等报刊评为“2005年十大学术热点”,2006年5月,“当代学术史研究”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办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所大学要取得长远、持久的发展,必须要对发展趋势有清晰的判断,然后准确定位,奋力拼搏。从这点看,大学是一位永远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向新的目标冲刺的思想者。

  自1999年起,湖南理工学院依据自身定位和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适时调整事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校园基本建设规划。2006年初,学校认真总结几年来事业快速协调发展的办学经验,正确把握国家、地方以及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湖南理工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园基本建设等规划。

  纵观湖南理工学院8年改革发展踪迹,科学、理性决策的大智慧、大气魄如影相随。

  1999年以来,学校持续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针对由专科教育为主转为本科教育为主的实际,学校广泛开展本科教育的内涵和质量要求的大讨论,全校进一步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2001年教学工作大会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在全校进一步形成以内涵发展为主、明确专科与本科的区别、强化本科教学质量的观念;2003年教学工作大会以“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在全校进一步确立规范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意识;2005年教学工作大会以“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规模扩张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等为主题,在全校进一步形成全员重视关心教学、主动服务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1999年以来,学校先后邀请95位院士、著名大学校长和知名高等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多次组织干部、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学习考察,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在这一场场居安思危、居危思进的大讨论、大论证中,未雨绸缪的湖南理工人意识到:质量是学校所有工作的重点,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做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中学有所获,学校鲜明提出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治校方略,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管理。他们认为,以“双严”来规范学生,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是对他们发展负责任的做法。同时,“双严”管理不是在于用严格的制度约束学生,“双严”的实质是爱,是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关爱。“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实施,校园学习风气日益浓厚:学生中每年都有数千人次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作品,学生出版著作多部;低年级学生早晚自习出勤率达90%以上。

  跨越的向前延伸,为湖南理工学院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势能。在“至善穷理”校训和“三个为本”办学理念的驱动下,学校步入加速发展期。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彭时代在回顾学校历史中谈到,百年的风风雨雨凝聚了历代湖南理工人的智慧与汗水,湖南理工学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湖南理工人的奋斗史。这不单单是在说一所高校的发展,而是在说一种“道”和一种“理”,是自励,是共勉,是责任,更是使命,志在超越,寓意深远。

  站在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学校绘就了令人振奋的发展宏图:立足岳阳,面向湖南,辐射全国,服务社会;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度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文理科为优势,积极稳妥发展工科教育,构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理工文经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2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将学院建设发展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竞跑者。在高等教育的跑道上,团结奋进的湖南理工人向着“十一五”发展目标发起新的冲刺,用信念的力量,开始了前景更加灿烂的竞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