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亚运会不是鸡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9:00 解放日报

  如果说奥运会是“盛宴”,那么亚运会就是“鸡肋”———多哈亚运会前,这样的比喻不绝于耳。这个比喻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亚运会竞技水平远不如奥运会,二是中国代表团稳居金牌榜第一毫无悬念。但是,这个比喻并不贴切,一场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其意义远远不止于金牌争夺。

  世界级的较量

  虽然亚洲竞技体育总体水平不如欧美,但是在多哈亚运会一些项目上,亚洲选手间也将上演世界级较量,一些项目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奥运会。

  例如,中日体操男团之争,女子柔道中日选手的巅峰对决,陈宏、鲍春来对卫冕冠军陶菲克的强力阻击,“冲出亚洲”即“世界第一”的中国女子射箭在多哈的“破韩”重任……对中国选手而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前,这样的世界级较量弥足珍贵。

  热点引发关注

  因为一些人和一些队伍,多哈亚运会不缺新闻热点。

  “美女棋后”诸宸已改入卡塔尔籍,她能否上演“反戈一击”?“体制外生存”的丁俊晖放弃联盟杯而征战亚运会,他能否笑傲多哈?4年前,在釜山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中1比3负于朝鲜队的中国女队,能否在多哈夺得这枚意义不同一般的金牌?同样在釜山亚运会,拥有姚明的中国男篮被韩国队“抢”走金牌,这一次,没有姚明的中国男篮能否突破西亚重围?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刚刚夸下海口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前四”目标的中国男足。曾经夺得亚运会第二名的中国男足,如今“病”得不轻。2006年,中国男足是“四大皆空”,还是能够在年底最后捞取一点安慰?

  中国男足深具“臭豆腐性格”,大家都说臭,但抢着吃的人还真不少。本次亚运会据说中国内地就有900余名记者参与,很大一部分是追着中国男足来的。

  共聚生命盛会

  亚运会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曾经有过厚重的章节,从1974年初识亚运到1982年首度称雄,再到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亚洲雄风》至今还是中国人记忆最深刻的歌曲之一,“我们亚洲”四个字,寄托了多少情感,打动了多少亚洲人!

  跟奥运会不一样,当中国代表团稳居金牌榜第一已无悬念时,中国人对亚运会更关注金牌争夺之外的故事:这是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互相交流、促进友谊的盛会,是共建“和谐亚洲”的盛会。

  办赛不靠重金

  人口只有70多万的卡塔尔可以说是至今承办亚运会最小的国家,如何消化140万张亚运会门票,这其中颇多启示。

  卡塔尔“富得流油”,但是,卡塔尔人并不仅仅靠重金来打造亚运会。从记者这两天耳闻目睹的情况来看,卡塔尔人至少在软件上做得不错:一下飞机,便赠送来宾一枝玫瑰;不仅为客人开辟了专用通道,还为行李设立了专用通道……虽是小小细节,却让人备感温暖。热情好客是卡塔尔人的特点,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真诚实在、殷勤周到。反观国内一些赛事,不惜重金打造硬件,有豪华的场馆,却缺乏真诚的笑脸。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多哈让前来采访的记者吃得相当丰盛,面对如此美食,很难生出“鸡肋”的不爽感觉。

  (据新华社多哈11月26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