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绍辉:略论我国文艺的和谐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14:22 广西新闻网

  略论我国文艺的和谐精神

  [摘 要] 通过对中国文艺的简略扫描,试图说明在人与社会、人与内心、人与自然三种关系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反映了中国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对建设和谐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和谐 文艺 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和谐的民族,中国的文化特征是“以和为贵”的,对内讲“和气生财”,对外讲“和平友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华文化传统。[1](P8)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指社会系统中的各部分、各种元素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作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主要在人与社会、人与内心、人与自然三种关系上体现出来。

  文学艺术作为文化的主要部分,也常常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对中国文艺作一些简略的扫描,试图说明在人与社会、人与内心、人与自然三种关系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反映了中国和谐文化的主要特征,这也许对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对人际和谐的憧憬

  人一来到世上,就不是孤独的个体,他必须与其他人一起构成群体的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 因此人与人就构成了社会关系,人们总是希望和谐安定,而反对动乱。历史地看,主要是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个社会才能发展和繁荣。杜甫的诗描绘了“安史之乱”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社会和人们的痛苦,他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惊喜,他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就是对和谐社会的强烈呼唤,也因此得到千古传诵。

  人们喜欢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其实主要是欣赏其中的人际和谐美,当然也包括诗情画意的湘西风情。正如一评论家所说: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人物的正直、热情以及和谐、助人为乐的人际关系,构成一个自然的、健康的、牧歌式的小环境、小社会,人们在烦杂的城市里,在渐渐烦杂的农村里,自然为这幅社会画面所吸引、所神往。”[3](P79) 沈从文的小说已经被拍摄成电影《湘女萧萧》、《边城》等,他的作品还曾被诺贝尔文学奖看好,他的家乡湖南凤凰县城前不久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切说明,沈从文小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他那经过艺术加工的“和谐世界”才是读者喜爱的真正原因。

  中国文化中有“大团圆”的审美习惯,不仅生活上提倡“圆满”,而且审美上也喜欢“大团圆”的结局,这应该是和谐精神的一种延伸、一种变化形式。《汉乐府》的长诗《孔雀东南飞》,本来是写婆媳矛盾引发的婚姻悲剧,结尾是仲卿与兰芝双双恂情而死。但他们合葬的墓旁,作品给出的环境是松柏梧桐浓荫如盖,树上有一对鸳鸯日夜和鸣,那是这一对夫妇的精魂的化身,寓示着他们终于团圆、永不分离了,我们的“悲剧”就没有西方那样悲得无可救药。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跟《孔雀东南飞》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悲剧性的结局是“逼婚”、“投坟”,但是梁、祝这一对情人化作两只蝴蝶破坟而出,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在浪漫主义的想象中,这一对有情人终于成为“和谐美满”的眷属了。《梁祝》被改编成电影和小提琴协奏曲等艺术形式之后,已经乘着艺术的翅膀飞出了国界,飞向了全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民族的生死如一的爱情美、和谐美。

  赞美“圆月”,也是中国人追求团圆、和谐的一种文化心理。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是脍炙人口的。还有苏轼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得以千古传诵。今天的人们仍然喜欢《十五的月亮》这首流行歌曲,就因为我们有一种“圆满”的文化心理,正如中秋之夜一定要吃月饼、全家一起赏月一样,这都是为了“团圆”,所以人们喜欢歌唱:“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

  从广义来说,“团圆”就是“和谐”,而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也贯穿到中国文学艺术的血脉里去了。

  二、对身心和谐的调整

  当今之世,中国整个社会都在转型,经济和科技飞速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孩子的学习、成人的工作都有不少压力,因此,抑郁症患者增多,甚至自杀现象常有所闻,心理失衡现象再也不能忽视了。一般说来,身心的和谐是在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中实现的,单方面的满足很难达到身心的和谐。但是人的欲望是多层次和无止境的,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从低到高,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爱、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永远无法完全满足。于是,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充斥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心理是难得平衡的。但心理长久失衡就会使人失态或生病,所以除了心理医生和日常经验的疏导之外,我们的文艺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中国的禅宗有一首名诗:“春有百花秋有月 / 夏有凉风冬有雪 / 若无闲事挂心头 / 便是人间好时节”。意思是,人只要心无杂念、淡定从容,一年四季总有美的享受。苏轼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这种恒定的美的心态,就是长期历练得来的。宋代大儒家程颢不仅有深厚的哲理,还有一首“修心养性”的好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种精神境界,不仅使那身居高位的显贵不忘“富而好礼”的遗训,而且更让那些退处江湖的百姓能够找到一处“精神的家园”,从而使身心的和谐成为可能。这类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多矣,它们之所以具有和谐身心的功能,就在于它能排斥外在利害得失的计较,而且具有经久性。

  文学大师巴金的一生,可谓成就辉煌,可是他晚年的心态并不平静。因为想到自己在极左年代和动乱的岁月里那些不由自主的错误的言行,他就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他决心将反省的东西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随想录》。巴金在《随想录·序》中说:“良心的安定是最大的福气,说了真话,死去就心安理得了。”他在病榻上断断续续写成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作家自省,不如说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反思,其理论勇气和崇高的人格,赢得了读者深深的敬意。巴金追求的“心安理得”虽然是个人修养,但是这不仅将他的道德学问推向了高峰,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冰心女士是心平气和、德高望重的大作家,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作品主要是用“爱心”来感召人间,她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博大到既有《宇宙的爱》,也写最《可爱的》孩子。她特别让爱的种子撒播到少年儿童的心田。如“人类啊/ 相爱罢 /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 向着同一的归宿 ”(《繁星·12》) “心啊 / 什么时候值得烦乱呢 / 为着宇宙 / 为着众生 ” (《春水·16》) “诗人啊 / 笔下珍重罢 / 众生的烦闷 / 要你来慰安呢 ” (《春水·19》)。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主要在陶冶青少年的“真、善、美”的心灵方面功不可没。所以冰心的诗现在仍然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必读作品。

  戏剧更有“心理疗养”的大众化效果。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著名台湾女作家龙应台陪她父亲看戏剧《四郎探母》,由剧中人杨四郎身在异乡不能对母亲尽孝的哭诉,这引起观众席上的的85岁的龙父也老泪纵横,因为作为国民党老兵,他被迫与在大陆的母亲天各一方了。与剧中人相同的历史语境,钩起了老人对母亲、对家乡、对祖国大陆的强烈的思念。之后,作家陪她父亲去听了好几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台湾老兵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

  戏剧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情感力量?龙应台写道:“《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探母》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4] 是的,优秀戏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和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中华文化作为“粘合剂”,不仅使海峡两岸同胞心气相通,而且是一切炎黄子孙复兴中华的真正动力。

  当代中青年作家也在致力于和谐文化建设,广西作家彭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以散文成就著名,从他的散文随笔集《向往和谐》的书名,就可以知道作家的努力方向了。这里的“和谐”,主要是追求人们身心的和谐。在这本随笔集后附的《我的随笔观》里,作家明确要求自己的作品“要有益于世道人心”。接着他还以自己的创作体会告诉读者:“写随笔,不仅能锻炼人的识力、笔力,而且能陶冶人的灵性,锻炼人的品格。写了一段时间的随笔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少了一些浮躁,少了一些戾气。”其实,读者读了他的随笔,也有他一样的体会,对心灵有某种补益或矫治。

  彭匈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诙谐幽默,他在《多一点幽默》一文中特别强调了用幽默作为和谐交往的润滑剂:“幽默是智慧的外衣,风度是知识的升华。在生活节奏紧张,人际关系纷繁的今天,我们由衷地呼唤:多一点幽默。”他的散文大多能够让读者在会心的微笑中获得某种心灵的净化、情感的洗涤、和知识的满足。因此他的散文不仅获得广西文艺创作最高的“铜鼓奖”,而且以代表作《时髦青年吕布》获得“2000年度中国最佳散文”之一的荣誉,该文还被多家刊物和选本转载。这说明追求身心和谐、有益智悦情作用的文艺作品是广受欢迎的。

  三、在天人合一中沉醉

  “天”和“人”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最关心的问题,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的追求,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序论》中说:“中国哲学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割,但为私欲所昏蔽,妄分彼此,应该去此昏蔽,而得到天人一体之自觉。”是的,“天”与“人”、客体与主体、自然与精神,看似对立的两极,但在中国和谐精神的作用下,克服了种种“昏蔽”,努力实现“合一”。

  中国文学具有克服“昏蔽”的审美超越精神,振救了多少困惑中的人们。那不愿“心为物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弃官归田,回到生养他的土地上,他就诗兴大发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田园居》)他像脱笼的鸟,无限欣喜地、自由自在地沉醉在大自然里。他的理想就如他的《桃花源记》里的人们那样,要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那就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状态。

  这种和谐的社会理想为后世多少仁人志士所向往,不仅在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能找到“桃花源”的影子,而且从空想社会主义到当代革命的思想家们,他们所构想的理想社会其实跟“桃花源”也没有太多区别,因为“天人合一”、其乐融融的和谐社会目标是众望所归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谁不喜欢母亲呢?唐代诗人王维喜爱山水田园,如他的诗《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人与自然是那样的诗情画意,所以“王孙自可留”。

  今天的人们忙里偷闲去旅游,不就是为了享受王维这种诗意吗?柳宗元写《永州八记》,他笔下那被贬谪的荒僻之地的一方山水,居然成为他的“知心爱人”,使得他的灵魂升华到道德学问的极高境界。最是饱受贬谪的苏轼,就用大自然的风光来洗刷自己的苦恼。他细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优美景色,也饱览“大江东去”的壮美风情,这就冲淡了他的仕途失意,而玉成了他一代文豪的地位。最重要的是磨砺出他热爱人生的坚韧和豁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中秋》)可以说,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就拯救了陶渊明、柳宗元、苏轼等中国古代文学的巨人。

  如果说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有很多政治失意的苦恼,那么,在经济科技挤压人文精神的现代社会,人们同样有很多“无奈”,需要到大自然里去释放。大学教授兼作家的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时,就在晚上独自到幽静的荷塘边散步,消除白天的喧嚣和烦恼:“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塘月色》)读了朱自清这篇80年前的散文,今天的我们也还能感同身受,浮躁的灵魂好像得到了净化。今天,忙碌而憔悴的人们,却也喜欢吟唱这样的“老歌”:“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田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香……”这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田园图景,对蜗居在城市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特别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有不少大人却喜欢这样的儿童歌曲:“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

  为什么这些歌曲久唱不衰?因为儿童的天真和大自然的纯洁是结合得那样富有诗意,这不就是成人所失去的、现在想追寻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吗?音乐对大人和小孩都有吸引力,著名画家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经作了精到的分析:“我惊叹音乐与儿童关系之大。大人们弄音乐,不过一时鉴赏音乐的美,好像一杯美酒,以求一时的陶醉。儿童的唱歌,则全心没于其中,而终身服膺勿失。我想,安得无数优美健全的歌曲,交与无数素养丰足的音乐教师,使他们传授给普天下无数天真烂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够这样,次代的世间一定比现在和平幸福得多。”[5] 70多年前丰先生所希望的用音乐艺术建构的和谐社会,可惜至今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大自然是慷慨无私的,在给予了人们无数的物质财富之后,还给人们带来多少精神的享受。桂林就是这样的宝地。由于唐代诗人韩愈有诗:“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送桂州严大夫》),他对桂林山水天仙般的描绘从而使之闻名于世。后有南宋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独秀峰诗》),就正式打出了桂林的品牌,越发产生了倾国倾世的魅力。现在,从普通百姓到国家总统,谁都渴望来桂林一饱眼福。陈毅元帅也赋诗:“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将桂林“天人合一”的和谐魅力作了诗意的总结。

  这一切说明,除了“饱暖”之外,人们还有更强烈的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络绎不绝的来客到桂林,就是为了“相亲相恋”这位大自然的仙姑,以得到身心的松弛和愉悦;虽然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是桂林却特别吸引世人的眼球,说明天人合一的“典型家园”是多么令人神往——也许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天堂” 吧?所以,《漓江百里图》,不仅挂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而且被法国和很多国家收藏为珍宝。再说如诗如画的歌舞剧《刘三姐》,还有一年一度在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响起的“大地飞歌”,它们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喜爱,就是因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和谐广西感动了人心。桂林的大型山水实景《印象·刘三姐》,以蓝天为幕,以大地为台,将表演艺术与自然山水实现了巧夺天工的结合,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当地农民在这舞台上演出的“活剧”,吸引了海内外熙熙攘攘的游客。这是电影导演张艺谋推出的富有创意的“天人合一”的佳构,也是和谐广西的一个亮丽的缩影。

  国学大师钱穆曾经说过,天人合一观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6] 现代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有句名言说,人们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7] {P187}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了。

  总之,中国文艺具有传统的和谐文化精神,它使人们憧憬和谐的人际关系,调整或修复自己的身心健康,让人们沉醉在“天人和谐”的温馨家园里。如果说,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那么,树立和谐的社会理念,弘扬文学艺术的和谐精神,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就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杜道明. 通向和谐之路——中国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美学 [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6页。

  [3] 贺兴安. 楚天凤凰不死鸟——沈从文评论 [M]. 成都出版社,1992年10月,第79页。

  [4]龙应台.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N]. 南方周末, 2004-12-23。

  [5]陈一鸣. 学堂乐歌:百年前的校园歌曲[N]. 南方周末, 2005-03-24.

  [6]钱穆.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 中国文化, 1991(4).

  [7](德)海德格尔. 诗·语言·思[M]. 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第187页。

  (王绍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