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孔子的泪水,由谁来擦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15:02 四川新闻网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薛涌

  雕塑家金锋先生不久前推出新作:《孔子哭了!》,结果一度惹得舆论沸腾。“恶搞孔子”的批评也应声而起。金先生讲得很明白,孔子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当然会哭。他还用橡皮泥把塑像变成一个互动式的行为艺术,让普通观众来给孔子擦眼泪,塑像随之变形,观众由此也参与了对孔子塑像的再创造。

  批评者们觉得孔子是圣人,让圣人哭,并让凡夫俗子在他脸上涂涂抹抹,简直是大逆不道。仿佛如今世风日下,连孔子也都不能幸免于“恶搞”。可惜,在中国,那些以传统的卫道士自居的人,往往并不懂传统。孔子不哭吗?打开《论语》中《述而第七》的第十章,赫然写道:“子于是日哭,则不歌。”看来孔子是要哭的。

  《论语》一气读下来,悲哀胜过快乐,乃至有悲极而哭的时刻。李泽厚先生强调孔子的“乐”,把中国文化归结为“乐感文化”,并非没有道理。不过,仔细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讲乐,多是讲的理想。讲现实时,更多的是悲,乃至自己常常被悲哀和绝望所征服。

  为什么呢?孔子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之情怀。他尊奉的是周代的封建制:天子是天下大同的道德权威,世俗权力则由千百个诸侯们与社会分享,约束这些共存权力的规则是礼。可惜,他正好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开始无视周天子的规矩,互相兼并,强者为尊。最终,诸侯与社会分享权力的封建模式被打破,以法家的权术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一下子主宰了中国历史两千余年。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孔子的遗产常常让当今的俗儒所糟蹋。简单地说,孔子所提倡的政治精神,是大社会小政府的精神,是权力由地方分享,社区自治的精神,甚至可以说是联邦主义的精神。他反对的,是天下归一人之私,然后用中央集权的官僚机器一杆子捅到底,一直支配到草根层的社会。

  孔子的悲哀有两个。第一,他是希望复兴周礼,使社会和国家能够分享权力,避免权力成为一家之私。但是,他所生活的时代,则是这种可怕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器发足的时代。他看到这一暴力加权术的机器具有摧枯拉朽般的动力,自己几乎无力抵抗,只能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二,他以反集权反全能政府的信念到处游说,但他的思想,却最终被全能政府所利用。也许,这才是他最大的悲哀。孔子是个圣人,更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投射到中国两千年帝国政治传统的历史悲剧上,可谓悲之又悲。所以,当我看了金先生的孔子像时,确实颇受感动。金先生发问:“孔子如果复活,对今天的社会现实,特别对做人的道理,对教育现状,会作如何的感想呢?”这是个时代问题,需要我们来回答。

  中国正在进入市场经济的社会,国家行政权力正从社会的许多领域退出。能否把两千年传统中集中在国家手里的行政权力回归社会,将是决定改革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价值,也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老先生脸上的泪水,确实需要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去擦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