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权力意志下的舆论监督和公众话语权的丢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17:59 国际在线

  作者:朱四倍 (个人文集)

  对中央、省外媒体以及其他新闻媒体涉及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报道采访,被采访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接待,全程陪同采访,并及时上报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枞阳县近日提出了这样一份关于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 (《新安晚报》11月27日)

  舆论监督是否需要秉承权力的意志?如果是,领导必须全程陪同媒体采访,就找到了立足点;如果不是,领导必须全程陪同媒体采访,就是权力对舆论监督的错位。常识告诉我们,以权利制约权力是舆论监督的实现形式,也就是说,权力意志下的舆论监督不是真正的舆论监督。笔者以为,领导必须全程陪同媒体采访是权力意志下的舆论监督,只能导致公众话语权的边缘化,最终背离舆论监督的本质。

  从根本上说,舆论监督的威力不是来自于某些权力机关,而是来自新闻背后所代表的民意或公意。尽管我国的舆论监督已经受到了各界领导人的重视,各级地方政府也都颁布了有关舆论监督的试行办法,但是舆论监督却时常受到权力的制约,举步维艰。本则新闻从深层次上反映了这一问题。一方面,由于官员个人意志的膨胀,往往无视法律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在与官僚主义的博弈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受到权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在所谓大局意识以及家丑不可外扬的意识支配下,往往与进行正当舆论监督的新闻媒体展开的一场权利的博弈。

  我们知道,舆论监督应该是公民社会中公众对社会事务的监督,而新闻媒介作为舆论监督的有利载体,应该发挥反映公众意见,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众利益的作用,其实质是代表公众话语权,保障公民权利对权力的监督。舆论,作为公众之意见,代表着理性和民主。舆论监督不仅作为社会民主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中不可或缺的施行手段和实现途径,其实质也代表着公众的话语权,代替公众批评社会不平等现象,追求社会公正,监督权力机关,成为一种社会文明的标志。领导必须全程陪同媒体采访实质是对公众话语权的背离。

  本则新闻告诉我们,我国舆论监督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监督权力的舆论又受权力支配,舆论监督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舆论监督担负着重大的职责与使命,但由于舆论监督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阻挠,有时往往歪曲了监督的意义,这种舆论监督不仅不能起到代表公众对社会事务的监督,反而使得公众丧失了他们的话语权,造成了公众话语权的丢失。领导必须全程陪同媒体采访就是公众话语权丢失的结果。

  衡量一个国家的民主发达程度,不仅要看它的法律所表明的统治权力的最终归属,更要看普通公民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实现程度。而现代舆论监督权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的民主监督权利,它是对以权力大小和财产多寡分配监督权的否定。因此,舆论监督可以维护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及参与权,使公众的独立人格得到尊重。本则新闻再次说明,舆论监督要在各种社会势力与社会影响的阻挠下坚持鲜明的服务对象、保持超然中立的立场,始终代表公众的言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以说,秉承权力意志的监督,有可能让公众的话语权逐渐沦为边缘话语。

  领导必须全程陪同媒体采访的背后是权利意志的扩张和公民权利的流失,最终导致舆论监督不能真正代表公众的意见,反而使得其背后的公众话语权变成了弱势权力。必须警惕权利意志下的舆论监督,秉承权力意志的舆论监督只能导致公民话语权的边缘化,是一种伪监督。

  

  审稿:蒋丽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