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慈善事业怎么就那么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1:05 四川新闻网

  马国川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退休后,担任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四处“化缘”募捐。几个月下来,张保庆禁不住感慨:“募捐难!”一是由于国内一些企业家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强;二是因为大环境的原因,一些人不愿露富;还有就是因为国内一些公益性募捐机构自身工作没做好,形象欠佳,让一些想做公益事业的人对各种各样的基金会缺乏信

任(中国青年报11月27日)。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所面临的“募捐难”,也正是中国整个慈善事业面临的困境。据统计,目前中华慈善总会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而美国慈善捐赠的85%来自民众;2003年美国个人捐赠达2410亿美元,人均捐款800美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而我国人均捐献款一度仅为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

  为什么一向自视为乐善好施的国人,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那么低呢?笔者认为,除了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大环境的制约等因素外,“国内一些公益性募捐机构自身工作没做好,形象欠佳,让一些想做公益事业的人对各种各样的基金会缺乏信任是重要原因。为什么公益性募捐机构自身工作做不好?根源在于现行的政府包办社会慈善事业的模式。

  目前,我国的社会慈善事业仍然延续计划经济时代里形成的政府包办的模式,政府主导的或与政府有着密切联系的慈善机构维持垄断格局。这种慈善事业领域中的垄断,不但提高了慈善事业的成本,也使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无法变成真正的社会活动。一些慈善组织甚至存在善款使用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例如企业家余彭年就曾发现其捐赠的10辆进口三菱救护车屡次被挪作他用,甚至成为某些领导的专用车。

  今年7月下旬,台风“碧丽斯”肆虐粤北后,一场民间捐赠的热潮在珠三角兴起。这次救助热潮的最大特点是民众绕过政府,直接把物资发送到灾民手中。这种做法无疑体现了民众对半官方的慈善组织公正性与公信力的不信任。

  政府包办的模式堵塞了慈善事业的制度管道、窒息了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所以现在迫切需要打破垄断格局,大力培育发展民间慈善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促进中国的慈善事业成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