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神童教育”得悠着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2:02 生活报

  本报评论员 初阳

  13岁就考入大学,被称为神童,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以打工为生。我国第一批少年大学生张方的遭遇最近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昔日神童为什么竟会失业?回想往事,张方说,他后悔那么早就上了大学。张方说:“其实当初如果我再晚几年上大学,就可以自己找单位,所以要说后悔,真的就后悔这一点。”(据11月27日央视《第一时间》)

  望子成龙,这是每个父母对小孩的心愿。也正是源于这样的心愿,人们对那种天生异禀、聪明过人的孩子总是情有独钟。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许多当年名震一时的“神童”人到中年之后,不仅没有了小时候超出常人的光彩,就连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也很勉强。

  张方、宁铂、谢彦波、干政,都曾是当年尽人皆知的神童。然而,他们如今的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宁铂当年被誉为“神童中的神童”,但他后来不仅未在科学界做出任何成绩,竟然三次考研不成,三次考托福不过,最后于2002年到五台山出家了。被称为“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的谢彦波现在是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在当时一本名为《神童的故事》的畅销书中以“干政切瓜”的故事闻名的干政则是精神病时好时坏。张方则在毕业后一直以打工为生,时常要靠父亲接济。

  这几个例子也许都有些极端。中科大少年班毕竟也还有不少人在科学界以学术闻名。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亚勤。但是,上面这些神童的悲剧,应该足以让我们对神童教育提出质疑。

  当然,造成神童悲剧的根源并不在孩子,而是我们的教育机制。神童之所以被称为神童,往往是因为这些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出长处,而这些又恰恰是我们当前教育选拔机制衡量的标准。从未来社会的要求来看,一个孩子仅仅学业优秀是远远不够的,他还要学习除学业之外的诸多社会知识,培养自己除学习之外的诸多能力。而那些“神童”在学业上固然特别优秀,但他们恰恰特别缺乏学业之外的知识与能力,最终因为这些方面的欠缺而影响了自己的发展,甚至造成了人生的悲剧。

  也许几个神童的失败并不足以打消人们对培养神童的兴趣,但我们必须提醒:“神童教育”得悠着点!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