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古“青楼”,是拆还是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1:05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本报讯 休宁县文物保护局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县城西街上一处古宅犯愁:这座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古宅,是一座传统的徽派建筑,共有三进,仅底层就有12个房间,除配厢和厨房,正屋占地600余平方米,称得上是“豪宅”。但是,据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汪顺生最新考证:这座古宅清末民初时曾是烟花之地,本名“来欲堂”。

  大回廊“一般地方不会有”

  在休宁县文联负责人的陪同下,记者来到这座距“胡开文墨店”旧址仅十余米之遥的古宅。走进古宅,大堂有200多个平方米,由12根红漆大圆柱支撑,下垫石雕柱磉,雕刻工艺非常精致。大堂屋现已被隔开,据已在此屋租居15年的韩虚萍女士介绍,这儿被隔开是用来开店面的,之前这儿还曾作为旅社和缝纫合作社,在大青石门框上方依稀能看出“白岳旅社”四个大字。

  古宅二、三进大门框皆为红麻石材质,跨过二进天井,能看到两旁为木制楼梯,左侧楼梯下部已完全腐烂,楼上与三进相连,围绕三进天井是一个大的回廊。据汪顺生主任介绍,最早注意到这座古宅是缘于其内部独特的建筑结构,尤其是那个大的回廊,“一般的地方不会这样。”经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群众走访,最终证实此地曾是当地有名的“红灯区”,本名“来欲堂”,大约兴盛于清末民初之际,那时西街是休宁的商贸中心。

  古宅“出身”成了难题

  据住户韩女士透露,目前这个古宅有7户住家,几年前,天井中间的一根横梁遭白蚁侵咬吞食,幸好县房管部门出面请人作了维修。虽然房子产权并不属于她,但她还是希望政府能出面维修,因为她感觉“像这样的老房子存世会越来越少,应该保留下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从实物中了解历史。”

  但是,政府如果出资来维修一处被考证为是旧社会烟花之地的古宅,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争议?老家在休宁夹溪河上游的姚先生就说,听村里人说过,他爷爷年轻时很“潇洒”,将家乡的树木砍伐出售后,就光顾青楼,“当时村里人都嘲讽我们家,这样的地方实在没有保存的必要。”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似乎也很忌讳这一古宅的“出身”。休宁县文物局一位金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以保护历史遗存为目的,不必一味夸大渲染古宅曾为青楼的特点。”当地文化界人士则认为,其实妓院也是历史的一部分,黟县修复了名妓赛金花的故居,如今已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县委书记拍板“先保护起来”

  据了解,针对这座带有争议的普通清代砖木结构古建筑,社会上的各种看法不一而足。从现状上看,这座古宅已经相当残破,部分已经倒塌,特别是楼上墙套里的木雕画件和雕花木窗门大部分已被毁或被盗,“保护下来又有什么价值呢?”

  不过,也有赞成保留并积极支持维护的声音。休宁县文联一位姓张的老干部就认为,“最好是按照‘修旧如旧’的文物维修原则,加以妥善修缮保护,让历史文化得以血脉相传。”而休宁县委书记胡宁在发起抢救当地古宅、古桥、古塔等历史遗存的过程中,意外听说这一古宅,当即亲临实地考察,并作出决定:先保护起来。

  休宁县文物局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坦言,直至现在,他们还是很担心这座楼的“出身”会影响到对其进行的保护和维修:“现在我们尽量避开青楼这个头衔,而是将之作为一座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清代砖木结构古建筑来看待。”他透露,他们正在积极考虑今后的维修方案与现实用途,“希望有社会力量加入保护,共同投资开发,作为一种资源共享,合理整合,发挥这座古宅应有的价值。”

  (金志诚 本报首席记者 章玉政 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