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蓝 天 作 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3:54 大河网-河南日报

  

蓝 天 作 证

  

蓝 天 作 证
近年来,济源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前列。今年1月至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7.19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销售产值258.36亿元,同比增长22.08%。

  济源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加大治理力度,狠抓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使全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削减,环境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促进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清晰可见的群山,错落有致的楼群,一排排绿色的行道树在整洁的马路两侧巍然而立。广场上、公园里,大人、孩子们快乐地嬉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这里的一切显得格外和谐、静谧。“济源的空气好清爽,济源处处可入景!”前不久到济源参加风光摄影大赛的许多外地记者发出由衷地赞叹。

  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济源市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71天,提前实现了市政府年初确定的256天工作目标,同比增加了19天。与此同时,蟒河南官庄出境水断面水质COD浓度、氨氮浓度全部控制在省定目标内,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从2003年的重污染到2004年的中污染,再到2005年的轻污染,今年更有望成为环境质量良好城市——回眸近几年济源市的环保工作,用日新月异来表述再恰当不过了。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济源市的环境质量何以能够发生质的变化?市委、市政府加大环保投入,环保部门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使然。

  人们不会忘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工业结构性污染和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济源市的城市环境渐渐恶化。到2003年,济源市环境质量跌到了谷底。

  环保,成了济源人的痛;环保,更成了济源人的一个梦!

  面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环保治理历史欠账多等问题,济源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全方位治理环境污染,还济源人民碧水蓝天!

  狠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根据济源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2004年以来,按照“大抓治,小抓关”的工作思路,环保部门根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监管重点排污企业完善治理设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对超标排污者严管重罚。同时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全面清理整顿违法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确保水、气质量年年好转,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化工、冶炼是济源市工业的“重头戏”。近年来,济源市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企业改造力度,对重点排污企业每年制定污染物削减指标并加以分解,对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排污总量控制要求的企业,责令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仍不达标的,坚决关停。到2005年年底,济源市先后完成了7家企业的限期治理和市区5家医院的废水治理任务,规范整治电解铅、冰铜企业28家,对9家水泥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今年又完成了豫光金铅、公美集团、大洋化工等18家企业的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和深化治理任务。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彻底取缔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2004年以来,济源市共关闭、取缔了11家粗铅冶炼企业的92口烧结锅和28家污染严重的“15小土”企业,累计关停城区燃煤锅炉140台。今年,济源市进一步加大力度,先后关停了影响蟒河水流域水质的28家选矿企业、孔山工业带周边31家石料场、10家耐火材料和12家皮毛加工企业,淘汰了7条普通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彻底捣毁了5家反射炉和城区4家石灰加工企业。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在环保部门的努力下,2004年以来,全市累计削减二氧化硫排放6万余吨,削减COD排放1.2万吨,粉尘、烟尘9000余吨,使城市环境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由2003年的129天、2004年的200天,到2005年的282天。今年,良好以上天数有望突破300天!仅1至10月份,济源市就累计削减二氧化硫排放5500吨,削减粉尘、烟尘排放6000吨,减少COD(化学需氧量)排放1500吨,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0%、120%和150%,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污染物减排任务,确保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严格审批把好项目关口

  严格控制新污染。在新上项目审批中,济源市坚持“四不批,三严查”,即凡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敏感区产生不利影响的项目一律不批,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批;严肃查处未批先建行为,严肃查处未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的企业,严肃查处拖延试运行时间不验收的企业。对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实现项目审批联席办公会议制度报市政府审定,从源头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2004年以来,济源市共上报省批项目35个,总投资208.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达3733.9万元。

  严格环保准入制。健全三项制度,用好三项措施,即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的质量,实行环境影响评价责任和审批责任追究制;加大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监管力度,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实行建设项目监察制;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实行验收限期制。用好“控制闸”,按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监管重点排污企业完善环保治理设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对超标排污者严肃查处。用好“调节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好“杀手锏”,全面清理整顿违法建设项目,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

  同时把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列入重要工作目标,在建设项目立项审批上把好关口,未经环评审批的不得开工建设,已经上马的责令断水断电、拆除设备,违反环评规定的项目一律停建,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科学规范发展。对无污染、少污染的项目,环保部门大力支持,从速从简审批,如对沁北电厂二期扩建、金马焦化焦油深加工、济晋高速、方升化学、济钢百万吨钢、公美集团复混肥等重点项目提供全程服务,保证了建设项目“三同时”落实到位,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创新机制严格环境监察

  实行网格化环境管理制度。济源市以网格化环境管理为手段,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定奖惩措施,狠抓环境监察责任的落实。明确要求环境监察人员定格定岗,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领导,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服务职能到位。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利用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和环境质量预测模型实现恶劣气象、水文条件下的环境污染事故超前预警。网格责任人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网格内所有企业的环境及环保设施的监管,项目环保“三同时”环境监察和污染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群众反映环境污染问题的协助调查处理,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年度排污申报登记审核,异常情况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及时报告工作等。

  自动监控企业排污。先后督促18家重点排污企业分别投入近百万元,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环境监察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可随时查看企业的排污状况,监管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对偷排、漏排超标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责令其限期整改或采取其他强制治理措施。自动监控系统的投用,使济源市的环境监管真正有了“电子警察”和“千里眼”。

  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威胁城市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隐患、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和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今年共实施重点污染源督察5600多人次,夜间突击检查598人次,新建项目督察2772人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9起,促使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率达95%以上。确保了环境安全。

  保护环境,造福济源。如今,济源环保人又有了新的追求,那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市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环境全面改善。

  按照省政府下达的要在“十一五”末建成生态城市的目标,济源市提出2009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全年的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310天)以上,要求更高,标准更严,任务更艰巨。但勇往直前的济源环保人会迎难而上,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拿牌子”的“三步走”战略,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好每一步,确保“创模”一举成功,努力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蓝天作证,济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冯淑娟王胜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