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赛课之风” 让人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3:55 大河网-河南日报

  “当前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指出。当前的教学改革存在着形式主义蔓延的危险,“赛课之风”正是这种危险的表现之一。

  现在的一些学校和教师间,的确是“赛课”风行:老师们在学校内部要上公开课;上级教育教学研究部门还要组织开展各种优质课、观摩课评比活动;再加上其他名目繁多的

评比表彰,几乎都少不了“赛课”的影子。要说课堂教学是检验一个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之间“赛课”原很正常,但关键是现在许多名目繁多的“赛课”不是“赛”出了水平,“赛”出了扬长避短、“教学相长”,而是演化成了一场脱离教学常态的病态“造星”运动。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教师“靠一节课一举成名”,荣誉、职称、奖金纷至沓来。这种现象导致其他一些教师不是在“教”上下工夫,而是在“巧”上下工夫,“赛课”出现了三种不良倾向。一是程式化。不少“赛课”内容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教授者到时只是进行一种程式化的重复,毫无创新与激情可言。二是虚假化。不少教师为了体现授课效果,经常提前多次演练教授场景,甚至把学习差、课堂纪律意识差的学生予以分流,或者干脆借别的班或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来听课,以追求让课堂“更出效果”的氛围。三是去问题化。一些教师授课时为了避免课堂“冷场”,或者学生答不出问题打乱课堂节奏,往往选择提出问题难度低于学生平时解决问题能力的做法,把学生没有问题作为授课完美的标准,直接背离了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宗旨。

  “赛课成风”不仅导致了大量“假大空”现象的发生,而且这种不正常的“造星”活动也直接影响了一线教师探索、创新和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主动性,侵蚀着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改激情;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求知欲望以及正确学习态度的养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笔者认为,要遏制这种“成就一批名师、耽误一批学生”的病态“赛课风”流行,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就是科学地调整和规范各种面向一线教师的评比表彰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今后应多提倡随机听课、随机评价的办法,在对教师进行各种评比表彰时,应及时将师生意见纳入考评体系,充分利用公示、征求意见、师生评价等手段,杜绝一线教师造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引导教师投身一线、实事求是、科学教改、精心施教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评价机制。愿“赛课之风”早日得到根本遏制!⑤6

  □孔之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