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马斌该不该向“北大陪聊男”道歉?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8:36 浙江在线 |
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自行创业当“陪聊”的北大学生高健,因为不满央视主持人马斌称其“无所事事,不学无术”,在博客上与其展开辩论,并要求马道歉。(11月28日《新京报》) 10月25日,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的高健因没找到合适工作而在北大三角地摆出招牌招揽“陪聊”生意。11月6日,央视名嘴马斌在其主持的“马斌读报”中指责高健“不好好学习,无所事事,不学无术”。从表象看,这只是两个人的矛盾,没有多少新闻价 值和社会意义。不过,深究其中,笔者倒发现许多现实主义的烙印。为何陪聊?作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的毕业生,其身上有着名校名院名专业的光彩。纵然如此,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说明了高健做“陪聊”是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折射了当前中国社会大学生就业之艰难。 11月1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413万,约有124万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在此情势下,任何大学毕业生都有可能暂时淹没于那124万的数字中。求职无门的学子们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超越道德底线,从事任何职业均应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而且,选择“陪聊”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手段。如果说“陪聊”折射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艰难的现实主义困境,高健“舌战”马斌的维权行为更是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至于“陪聊”成为新闻,继而被马斌责备,这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精英意识在作怪。当大学生们在教育部门的劝慰下放弃“天之骄子”的精英骄矜时,公众和媒体却依然存有惯性的精英思维。在这种思维的驱使下,北大毕业生卖肉、卖糖葫芦、陪聊要么是不可思议,要么是不务正业。因而要么通过画蛇添足的“帮助”逼其放弃“贱业”,要么对其行为进行道德批评。我认为,这种貌似关心的做法不仅给学子们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也在客观上侵犯了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的权利和自尊。马斌的尴尬就在于犯了从众的精英思维错误从而导致高健找上门来要说法。高健向马斌挑战,实则是警示社会摒弃精英意识和高低贵贱的职业落差,呼唤社会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 至为要者,此事促使人们反思公共媒体有没有权利对私人的自由权利说三道四。对于高健的行为,就个体的公民表达而言,可以表达惋惜之情,也可以表示同情,甚至可以反对。在中国社会的多元情势下,作为公众媒体的主持人,说出所谓“不好好学习,无所事事,不学无术”等,明显是居高临下的斥责性评判,这对一个拿到合法毕业证的大学生而言,没有说服力也不公允。因而,在高健逐条的批驳之下,马斌的辩解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不得不说出“也很佩服”的话来。事实证明,高健舌战的并非马斌,而是个人话语权挑战媒体言论的尝试。 在中国社会的多元化转型期,公民的权利选择会通过种种形式反映出来,公众和大众传播媒介面临着传统思维定势和现代价值观念的艰难选择。客观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在法制基础上的开放、宽容和平等。因而,完美的结局应该是马斌诚恳地向高健道歉! 作者: 张敬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