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地人不打工击中“村改居”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10:57 南方新闻网

  众论

  珠海市日前针对当地失业人员举办了多场专场招聘会,让人尴尬的是,前来求职的全都是外来人员,本地人甚为寥寥,虽然城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口有五六千人,但本地人“宁愿闲坐在家不进工厂打工”却是不争的事实。

  近20多年来,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勃兴,原来的村民纷纷由田头走进都市,成为城市居民,但这部分居民是否完全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值得存疑。首先,他们的收入较为单一,一部分人依靠集体分红或房租,成为“食利阶层”,基本上衣食无虞。另一部分则失去了耕地,没有了固定收入,生活贫困;其次,他们普遍缺乏适应城市生活的劳动技能,以及现代生活的观念。应该说,凡是城市化进程过快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现象,珠三角之所以较为突出,主要是区域经济腾飞,农民转换角色后“食利阶层”较多,对就业普遍没有兴趣。

  假如为生活所迫,本身缺乏劳动技能,政府的职业培训尚可解决这一问题。但“食利阶层”缺乏工作动力,职业培训对他们难以生效,他们是否还需要在城市就业?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据笔者了解,在城市化进程最为完善的上海,某一群体仅出租房屋,收入已极其可观,但他们并非成日无所事事,也拥有一份工作或事业,哪怕收入远远抵不上房租,照样乐此不疲。

  伴随着“村改居”,身份转换后的居民如何适应城市生活是个大课题,政府的责任不可虚置。转变就业观念,创造就业岗位,培训劳动技能只是一个方面,但不能只局限在工作岗位上。还应培育壮大公益组织、民间中介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动员新市民积极参与,孕育公民的责任感,使之成为城市生活中活跃的一分子,真正享受到城市化的甘美硕果。□王恒利

  向本版投稿视为同时向奥一网投稿

  《每周评论》向社会各界征稿,读者可对本地新近发生的时事、社会新闻发表评论,文章长短不限,但务求观点新颖独特,具建设性和前瞻性。欢迎赐稿,一经采用,即奉稿酬。稿件请发到nfdsbcomment@yahoo.com.cn或传真到020-87366376。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