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葡萄园下地堡曾是冷战时德国最大秘密(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0:04 环球时报 | |||||||
&nbs 素来严谨的德国人对地底下埋藏的故事特别钟爱,从传说中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地下宝库,到或真或假的希特勒藏身埋宝的地堡群,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好奇者去探究。有意思的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地堡,居然在这些探宝者眼皮底下默默无闻地保守了几十年秘密,甚至连它附近的居民也对此一无所知。直到本月23日,这座地堡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冷战时德国地下最大的秘密” 这座地堡就是号称“冷战时德国地下最大秘密”的贝辛德地下指挥所。它坐落在德国西部丘陵低山地带,距波恩29公里。沿着一条蜿蜒山径一直走下去,便会看到一大片再普通不过的葡萄园,被不易察觉的铁丝网环绕着。透过葡萄园,可隐约看见一处山崖,即使最好奇的探险家到此,恐怕也很难嗅出什么特别之处来。但实际上,这处山崖是一座精心掩藏的大门,穿过这座大门,便将步入一个巨大的地下世界,这个世界有复杂而神秘的防辐射和通风系统,有长达20公里、密如蛛网、高大而宽阔的隧道。整个地堡又被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都有独立的供水、供电系统,共有897个办公室、936间卧室和5家医院! 你当然很难想象:这样一座地下宫殿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有这个必要吗?事实上,这里是冷战时期西德政府的地下指挥中枢,是作为核大战爆发后,西德政府和军队总部最后的掩蔽所和指挥总部建成的。德国是二次大战的策源地和侵略国,但也是二战的受害国,战后国土被柏林墙一分为二,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就在国土上导弹对导弹地摆开阵势,西德也因此成为冷战的最前线,华约的无数坦克、大炮甚至核弹,如一把钢刀架在脖子上,让德国人时刻提心吊胆地生活在核战的阴影里。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冷战气氛最严峻的1960年,西德政府耗资25亿美元,花费12年时间修筑了这座庞大的最后堡垒。 西德曾对其寄予厚望 按照当时西德政府和军队领导人的盘算,一旦核大战警报响起,政界、军界的头面人物能有充分时间通过快速通道迅速进入地下指挥部,并立即启用其中发达完善的通讯设施,保持对全国的有效控制和对军队的不间断指挥。地堡里的设施和储备,可以确保3000人在地表遭受核攻击后30天内如常工作和生活。不难看出,当年处在严峻局势下的西德领导人对这里寄托了何等厚望。 冷战结束了,核大战最终没有降临在德国国土上,这不能不说是德国人的大幸,却似乎恰是这座庞大地堡的不幸:由于规模太大,结构太复杂,仅为了维护正常运转,每年就需花掉1400万美元,并需配置多达180名的常驻工作人员。庞大的财政压力让德国领导人头疼不已。 如今的德国人觉得再没有必要继续维持这座庞大的地下宫殿。德国前总理科尔为了以防万一,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1亿美元预算,以更新地堡的设备,但此举遭到反对党的抵制。更要命的是,原本是高度机密的地堡竟渐渐被越来越多人所知,不满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虽然“9·11”事件后德国政府曾再次把目光投向这里,但最终放弃的念头占了上风。 即将改建成“冷战博物馆” 如今,有关方面终于给这座地堡想好了合适的归宿。据《纽约时报》报道,这座地堡已于近日对外开放,并将在2008年前建成一座“冷战博物馆”,届时游客将可在长长的隧道中穿行,领略核大战指挥部的紧张和冷战的压抑氛围,还可选购形形色色的冷战纪念品。 一些历史学者和专家还打算挖掘更深层的历史价值:这座冷战地下大本营,其实是在一座废弃的纳粹地下兵工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通过实地参观,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战争给德国民众带来的命运转折。 其实不止德国,冷战时很多国家都耗费巨资建立过类似的地堡。冷战结束后它们也多半遭到同样的冷遇。在英国的威尔特郡建成的大型地下指挥部,就于去年被废弃,有关方面正打算将它改建成一座超大型的酒窖。与之相比,德国地堡的归宿已经算得上风光体面了。▲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毓玮 本报特约记者 张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