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密名人档案(4)郝月琴:永存的英雄母亲记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1:14 燕赵都市报

  

解密名人档案(4)郝月琴:永存的英雄母亲记忆(图)

  郝月琴

  

解密名人档案(4)郝月琴:永存的英雄母亲记忆(图)

  1958年郝月琴(后排左四)参加省第三次妇代会时和董妈妈(前排左二)、戎妈妈(前排左三)的合影。

  本报记者杨佳薇/文 赵海江/图

  ■人物

  郝月琴(1925—),女,北京密云县人。1951年因工作需要,随丈夫由北京来到石家庄。1954年被推选为桥西区民族街居委会主任。1956年她带领邻居建立了街道幼儿园,既给广大职工带来方便,又使生活困难的群众增加了收入。所在居委会曾被评为“模范街道居委会”,她本人连续几年荣获市“五好积极分子”、“勤俭持家先进个人”、“节约粮食模范”及“五好家庭”等称号。1958年7月,在保定出席了河北省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与戎冠秀、董存瑞的母亲分在了一个小组,一起相处了十余日。1982年,郝月琴从华北制药厂退休。

  “我将这张珍藏了48年的照片捐给石家庄市档案局,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记住戎妈妈、董妈妈。”11月21日,81岁的老人郝月琴指着自己1958年参加河北省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时与董存瑞的母亲、戎冠秀合影的

老照片,微笑着对记者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自己得过的奖章、证书和大部分旧照片如今都已经不见了,只有这张和董妈妈、戎妈妈的合影在诸多波折中保存了下来,成为自己存放在档案局的档案全宗的核心,也是全家人的“宝贝”。现在,除了送到档案局的原版照片,5个儿女和自己家中都留有这张照片的翻拍版。

  ■从京城来的劳动模范

  现在已完全听不出有北京口音的郝月琴告诉记者,她是1951年随丈夫由北京来到石家庄的,“当时本来以为只是一段短暂的生活,没想到一住就是55年,成为了真正的石家庄人”。

  来石家庄后不久,郝月琴便到居委会工作,1954年被推选为桥西区民族街居委会主任,一干就是近10年。

  “当时的居委会主任是没有工资的,而我们家已经有5个孩子、两个老人,我丈夫一个月的收入也才三四百斤小米,每个月都必须好好计划着过。”郝月琴说,当时家务繁重且不说,全街道上千人的治安防范、邻里相处就常常让生活非常紧张。“1955年,全国开展扫盲活动,我经常是晚上去当时的丁字街小学学文化,白天就在小院里组织胡同里的住户学习。”当时郝月琴一手提着黑板、一手拿着粉笔,一天教两个字,就这样教会了一个胡同上百户人家的人。

  经常出钱出物为邻居解决生活困难、带领居民建立街道幼儿园……在郝月琴的努力下,她所在的居委会被评为“市模范街道居委会”,她本人也连续几年被评为“五好积极分子”、“勤俭持家先进个人”等称号,在表彰大会上,当时的苏应明市长曾亲自为戴着大红花的郝月琴颁发过奖状。“可惜在这50年来,我们没能保留下这众多的荣誉证明。”郝月琴告诉记者,对于自己那个年代的记忆,现在家里只剩了一枚勋章,和送到市档案局的那张48年前的老照片。

  ■48年老照片定格的记忆

  与大部分名人厚厚的档案全宗不同,记者在市档案局翻阅名人档案时发现,郝月琴的档案很薄,最上面就是她一直和记者提起的那张珍藏了48年的原版照片,照片的最中间是董存瑞的母亲和戎冠秀,正值青春年华的郝月琴双手轻轻地扶在董妈妈的肩膀上。

  “那是1958年参加河北省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时我们所在的那个小组的合影。”郝月琴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1958年7月8日会议临结束时照的,当时自己已经和两位妈妈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天,马上要分别了,心里有些感慨,合影时特地站在了两位妈妈身后,双手扶在她正前方的董妈妈肩上,让相机记录下了这让她永世难忘的一刻。

  回想起往事,郝月琴显得有些激动,她告诉记者,1958年她被推选为省妇女代表,光荣出席了在保定召开的河北省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更令她惊喜的是,自己居然和戎妈妈、董妈妈分在了一个小组:“开会时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会后一起吃饭、同住一间房,当时这两位妈妈已经是很多人学习的模范了,大家都很羡慕我们这个小组的人,我们的房间里总是有很多代表来走访,可是他们都没有我幸运,体会不到和两位妈妈促膝谈心的感觉。”戎妈妈掩护伤员、董妈妈教育孩子这样的故事,成了她对于那段日子记忆的主题。

  ■照片和教诲一并传给子女

  “这两位妈妈对我母亲的影响太大了。”郝月琴的小女儿董明宪告诉记者,有一次她请假给儿子看病被母亲知道了,母亲严厉地教育了她:“儿子生病可以交给医生,但你的岗位能交给谁呢?”在董明宪的记忆中,小时候母亲就从来没有因为她生病而离岗,有一次自己得了痢疾病危了,妈妈却对通知她的家人说:“孩子住院自有医生在,我在

医院也没用。”

  说到这段往事,郝月琴显得有些愧疚:“当时她(指董明宪)病得都不认识人了,我也很心疼,但当想到戎妈妈说的‘能不请假就不请假’,我还是只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了看她。”

  郝月琴说,她把和戎妈妈、董妈妈的那张合影给5个儿女各洗了一张,就是希望两个妈妈的教诲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能影响到自己的孩子甚至更多人。

  “我到现在还记得,分别时,戎妈妈和董妈妈曾经鼓励我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工作,可惜后来再也没见过她们。”

  临别前,郝月琴表示,除了两位妈妈,当年参加会议结识的那些姐妹,自己在过去的48年里也再也没有见过。她希望照片上还健在的老姐妹们在看到这篇报道后能与她联系,再叙当年。

  每一位著名人物都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骄傲,城市的形象往往因为这些著名人物的存在而显得生动、丰满,对我们报道的这些名人,您是否也有熟识的点点滴滴,对一个城市建立这样的名人档案,您又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8631750,说出您的所知所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