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往事宛如平常一首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1:59 淄博新闻网

  我爱淄博日报,是因为她有令人骄傲的过去和辉煌的现在,是因为我在这个战斗群体中,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有激情的峥嵘岁月。在3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感受到了淄博日报这个团队的温暖、无私和坚强。

  我是1963年从山东大学调到报社的。当时报社机关(包括编辑部和集体宿舍)在张店二马路一个原为马车店的大院子里。报到以后,行政科长李秀峰同志领我到大院南边的集

体宿舍。到了晚上,蚊虫肆虐,嗡嗡声像轰炸机一样搅得人难以入睡。第二天,编辑室主任徐秉武同志很关心地问我睡得怎样,我说很好,就是有点蚊咬。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一顶纹帐挂到了我的床上。直到整个夏天过去,我才知道,这是徐主任的纹帐!而他自己,却忍受着蚊子的叮咬……

  一个山东大学的教师到基层党报当记者,这是给我上的第一堂课!

  这年冬天,报社副总编王节如同志出于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决定带我和他一起去淄川农村采访。为了让我得到锻炼,他和我一起骑自行车。他在社内外有很高的威望。就是有一条,喜欢喝酒。到了淄川区委,驻区记者曹奎春同志安排午饭,还打酒给他喝。王总编严肃地说,“酒先不喝,快吃饭,抓紧采访”。报社通讯员把稿子拿走以后,曹奎春同志端来满满一大茶缸白酒放在桌上。他叫我和他一起去食堂打菜。也就十几分钟工夫,我们回来把菜和家什酒杯摆好,准备“开席”的时候,王总编慢腾腾地说:“不用麻烦了,那酒我已经喝出来了。”他这一说,我们几个陪客面面相觑,会声地大笑起来。

  1965年初,报社领导派老记者苏少田同志带着我到焦裕禄同志的故乡采访。时值隆冬天气,我们住在焦裕禄同志的母亲——李星英大娘的家里。为了抢在其它媒体前边发稿,晚上我们在焦妈妈的柴草房里,点起煤油灯对稿子,一字一句地斟酌、修改。突然,从草垛中窜出一只大狼,从我们的头上呼啸而过,把我们惊出一身冷汗。我站起来看着老苏,不知道该怎么好。老苏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不过是只野狼”。我们又平静下来继续干。第二天一早就把稿子发回报社。后来一个老农告诉我们,亏得我们那盏灯没灭。狼怕火。

  这些往事,很普通,也很平常。但是,它真实地记录着一代老报人的足迹,折射着一代新闻工作者品质的高尚。凭着对淄博日报的一颗爱心,他们成就了淄博日报昨天的业绩。我相信新一代报人会用同样的爱心,以自己的行动,演绎出更加美丽动人的故事,铸造出今日的硕果和明天的辉煌。

  (作者系淄博晚报社原总编辑)

宋冬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