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三角“泰州峰会”有哪些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2:09 江南时报

  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高层论坛,一个迄今为止参会市长最多的高官峰会。

  11月24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召开第七次会议,长三角城市群16市市长共聚泰州研究区域发展规划,谋求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长三角周边地区13个城市市长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会议。“在此次峰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介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编制情况。这个区域规划期待良久,众所瞩目。”参与的江苏省

经济界一位研究学者高度评价道。此外,本次会议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泰州)协议》,对长三角公交“一卡通”、大学生就业绿色通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三个议题确定了合作时间表,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十年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以区域规划为龙头、促进区域合作的新阶段。那么,这次在江苏地区召开的中国最大经济区域协调会,虽然尘埃落定,但它有哪些突破性主题、议题和观点、焦点载入史册?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已经形成针对性的实施纲要?带着这两大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会议牵头方的有关人士和专家。

  主题首次请专家进行论证

  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第七次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应邀到会的嘉宾400多人,是历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泰州市发改委的卢佩民主任认为,本次会议达到空前规模并取得良好反响,会议的主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会议主题的选择,工作组可谓煞费苦心,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反复推敲,中间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最初曾经想到了‘以加强政府间互通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为企业区域合作搭建桥梁’等作为主题,但是都因为不具有合适的切入点,缺乏吸引力而被否决掉了”,卢主任告诉江南时报记者,峰会最终选择了“研究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作为主题是基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长三角一体化已经有了十年的历史,区域的合作已经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出台有相对约束力的纲要和文件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成为共同的需求。二是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首个跨区域的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已接近尾声,目前正在各方征求意见。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是由16个城市领导参加的活动,在这个会上共商规划是非常合适的。三是会议主题最终的目的是要落实,如果得不到成员城市的认可和理解,不具有可操作性,就只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四是在过去的十年中,长三角城市之间思考更多的是竞争,产业同构化非常严重,在16个城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中,有11个市选择了汽车零配件,8个选择了石化,12个选择了通信,区域内的资源要素得不到优化配置。这次会议提出了“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就是要引导长三角城市跳出区域束缚,以全球的眼光来审视与定位,实行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合力打造最具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的主题确定以后,会务组还专门邀请了上海的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主题进行了论证,这在历次协调会中尚属首次。

  合作专题重在“唾手可得”

  对于本次会议议题的确定,卢主任说:“会议的召开,议题的确立很有讲究,既要有着眼长远、论坛性质的议题可供探讨,又要有年度内具有可操作性、有迫切要求又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具体专题。”

  据悉,本次“交通一卡通、大学生就业绿色通道和建立信息中心”三个专题在确立之前,曾经多次征求16个城市有关方面的意见,几经协商最终达成共识。这也是《长三角地区城市合作(泰州)协议》能够顺利签订的重要原因。

  此外,卢主任说泰州为了办好本次年会,还精心准备了一份《长三角》特刊,参会人员人手一份。特刊除介绍了历次经济协调会的有关情况,刊登了16个城市市长“十一五”发展展望的主要内容以外,还有专家及企业界人士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是聚集了政界、学界和商界三方面的声音,为下一步增强区域合作的有效性提供了便利。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16个会员城市中,除泰州和舟山外,其余14个城市均有各自的交通卡系统。这次会议签订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合作(泰州)协议》首个内容就是确定了2010年交通一卡刷遍长三角的进度目标。据预测,到2010年长三角区域客运量将超过30亿人次,2020年将达55亿人次,“交通一体化已经迫在眉睫。”泰州市发改委卢佩民主任感叹道。

  据长三角交通卡课题研究小组介绍,随着区域城际轨道、高速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综合交通方式以及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接轨,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城际“一卡通”的市场愈加广阔,需求日益迫切,据预测,到2010年长三角区域客运量将达30.5亿人次,2020年将达55亿人次。为此,在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收费和区域高速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城际轨道等城际交通中实现“一卡通”,将为本区域市民支付交通相关费用提供了极大便捷,让往来于各城市间的市民感受到区域一体化交通的便利。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群落,长三角的信息需求量非常大,目前长三角所能提供的信息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各城市分属不同省市,相互间发生的有效信息相对比较封闭,难以共享,这使得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各方的需求所在。据泰州发改委卢主任介绍,下一步将由上海社科院牵头,在整合现有各市的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一个“政府搭台、社会共享”的信息平台。

  “一体化”已经让位于“面对面”

  本次会议会期只有一天,到24日晚上8点半所有的17项议程全部完成,16个城市的市长顺利签订了《长三角地区城市合作(泰州)协议》。在24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长三角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沈建国还介绍说,为推动长三角区域发展,他们已经选择了20多个热点专题和课题开展合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相关专家的分析,一系列合作专题的破解和落实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层面。

  然而,24日,当泛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组织负责人首次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现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七次会议上时,中国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泛珠三角与长三角之间的交流比以前更密切了,区域合作正进入到联动的新阶段。”与会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规划组组长张勇男说。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素有长三角城市峰会之称,从1997年成立至今已10年,今年是第七次举行峰会。但此前6次长三角峰会,从无泛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区域组织的人员参加。

  “让竞争对手参加自己的内部会议,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处长陈晓云说。

  原先,三大经济圈之间基本上是“背对背”。

  现在,“面对面合作”成了事实。2006年10月,三大经济圈就区域合作组织间开展工作交流与合作签订了一项协议,“互邀参与区域组织重大活动”、互换区域信息资源。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个区域组织任何一方的年度全体会议,都将邀请另外两方的常设机构负责人列席;一方区域组织牵头组织的有关活动,也都邀请另外两方的代表参加。

  正是根据这一协议,泛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组织负责人成了长三角峰会的座上宾。区域规划的制订和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将成为三大经济圈先期联手合作的重点。

  城市的功能自觉比以往更强了

  长三角区域融合大潮涌动之下,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阻碍。长三角协调会办公室主任陈容堂说,首先是行政区划分割带来的障碍。苏州只能管苏州,上海只能管上海,不可能管到其他地方去。考虑的问题都是本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出台后,16个区域城市在文件形式上正式找到了归宿感,尽管单个城市的定位尚不明晰,但各个城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功能自觉比以往增强了许多,从这江苏三个与会市长的观点中可得到印证: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我们积极支持上海作为区域龙头能够早日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同时,也希望区域规划能够将南京、杭州两个副中心城市和苏州、宁波、无锡等次中心城市,以及其他地级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加以体现和完善,并统筹考虑与长江中上游地区、长三角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从整体上强化长三角地区对外部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形成区域融合、功能互补、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南通市常务副市长蓝绍敏:南通在长三角的定位有多种提法:一是“北上海”,二是沪苏通“金三角”。这次在规划中,南通被定位为“长三角北向拓展的枢纽城市”,今后我们会向这个方向去努力。

  泰州市市长姚建华:泰州的区位可以用“南北承接苏南苏北两大板块,东西连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这也决定了泰州在推进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上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在突出产业发展联动和基础设施连接的同时,我们更注重信息、科技、人才、资本等发展要素的对接融合,努力使泰州成为上海“资金流”中的一环。

本报记者 张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