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绍兴一老人义务打扫山村15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4:12 浙江日报

  “你们是来找金幼林的吧?”金溪村是绍兴县富盛镇最偏远的一个小山村,记者刚走进村里,路边的一位村民听说要采访,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他可了不起了。” 15年来,年近七旬的金幼林老人每天坚持在村里义务打扫卫生。

  1963年退伍回乡后,金幼林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直到上世纪90年代退休。1991年春节,村道和溪沟里堆满了垃圾,长期从事卫生工作的他看不下去,拿起了扫帚,钻进了

溪沟,从此风雨无阻,一扫就是15年。

  每天,金幼林都会拿着扫帚、畚箕清扫村路,打捞溪沟里的垃圾。起初,村民们的卫生意识普遍较差,随手将各种垃圾扔到溪沟里。金幼林就先用锄头或手将垃圾打捞上来,装在畚箕里,能分解的,就挑出来埋到山上,不能分解的,就挑到一个偏僻的垃圾集中点,几天后凑成一担挑到2里外的龙潭岗山脚下集中处理。垃圾多的时候,他要整整挑一个下午,来来回回走好几趟,15年来,老金共挑走了1000多担垃圾。去年,镇里实现了农村垃圾“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在村里设立了垃圾收集站,老金才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

  一开始,村民们并不理解金幼林的行为。有一次,老金扫到一户人家门口,刚扫干净,这家人又把垃圾倒在了路上,还说老金“出风头”。金幼林不管这些,每天依旧埋头扫地。看到村里的路干干净净,小溪里清澈见底,大家都能放心用水之后,村民们渐渐被感动了。

  金幼林家经济并不宽裕。两个儿子开的竹器加工厂倒闭,赔了十几万元。老伴宋云英患了胃癌,去年做了胃切除,又花去2万多元。记者在他家看到,唯一值钱的是一台21寸彩电。

  他用的扫帚、畚箕全是自己用从山上拣来的竹枝、竹干扎起来的。15年来,他装垃圾的畚箕用破了30多副,扫帚50多把,没要村里一分钱。去年,村民找到村委会主任许幼法希望村里给老金发补偿。老许召开村委会讨论决定,给金幼林200元补助,这钱却一直放在村委会,老金一次都没去领过。他说:“给村里打扫卫生,是我自愿的;用的扫帚、畚箕,也不是买的,不能拿村里的钱。”

  家里人都很支持老金。老伴这些年来一个人默默地包下了所有的家务。在大雪天或过年过节时,积雪和垃圾多,她也加入到清扫队伍中去,帮忙一起打扫。

  让老金最高兴的是,村民们的卫生意识慢慢培养起来了,村里的垃圾一天天少了起来。只要有机会,他就在村里宣传环保卫生知识。看见别人乱扔垃圾,他就走上前去制止。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们逐渐改掉了乱丢乱堆垃圾的坏习惯。记者在村口小店看到,门口摆了一个垃圾箱,老板把包装纸、塑料袋等垃圾放在里面。他说:“老金天天义务为我们打扫卫生,我们不能给他增加负担。”

  而老金乐呵呵地说,只要还能动,就要坚持扫下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