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破解“上学难”狠抓十件实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5:32 杭州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杭教 记者 王倩)杭州市解决“上学难”领导小组围绕“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统筹教育优先、协调、均衡发展,坚持改革与创新,全力破解“上学难”问题,狠抓十件实事,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明确创建教育强市目标。市及各区、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目标、任务与措施,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市本级及各区、县(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明显增加。

  全市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从2006年春季开始,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免收杂费,全市小学和初中共免杂费1.5亿元,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费2200余万元。

  不断完善教育资助券和人民助学金制度。到2006年10月止,全市资助困难家庭学生5.1万名,比2003年增加1.66万人,资助金额达2411.53万元,比2003年增加1191.29万元。

  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入学问题。2006年全市共解决12万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比2003年增加了5.5万余人。全年新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4所,总数已达38所。

  切实解决农村家庭子女“好上学”。实施教育帮扶,2006年筹集专项教育帮扶经费700万元,扶助桐庐、建德、淳安三县(市)危旧房改造、布局调整、改水改厕等,实施教育帮扶项目22个。落实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2006年2.57万名学生享受了爱心营养餐,金额为263.30万元;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培训2万多名农村校长、教师。

  确保“三残”儿童少年“好上学”。坚持分级管理,分类办学,盲童将统一到在杭的浙江省盲童学校就读;聋哑儿童将统一到杭州市聋哑学校就读;中度和轻度智残儿童以随班就读为主;重度智残儿童由各区、县(市)办好一所弱智学校,集中就读。2006年全市“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9.71%,其中视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听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9.65%。

  大力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全市共成立教育集团51个,188个成员单位实施了名校集团化办学,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化、平民化。2006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96.62%以上,其中六城区达到了98.79%以上,比2003年分别增加9.915%和1.06%;优质高中招生比例达72.11%,其中六城区达到88.71%,比2003年分别增加18.25%和28.74%。全市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60%,其中六城区达到85%,比2003年分别增加30%和35%。

  农村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在农村的实现形式,建立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新模式。2006年全市已有557所城乡中小学校结对,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的64%,其中城区优质学校结对率已达75%,城乡结对互助受益面达70%。

  高等教育正迈向普及化。2006年在杭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37.36万人,其中市属高校4.38万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50%。2006年高考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清华、北大在全省招收保送生48人,我市占29人;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占全省1/5;文理科成绩全省排名前100名人数占全省近1/3。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学生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毕业学生深受社会欢迎。

  实现直属学校教育乱收费有效投诉为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全市中小学继续实行收费公示制、市区中小学收费联系卡制、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普通高中招生“三限”等政策。实行收费“阳光工程”,实施教育收费轮查制和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制,2006年直属学校教育乱收费有效投诉为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