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白云生现象”值得期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6:00 光明网
陆志坚

  “好的交通秩序要靠严罚”,这一被河北省廊坊市交警系统沿袭了多年的观念,正因一位协勤员的努力而发生变化。在曾是全市交通最拥堵、事故频发的解放路地道桥口,离休警官白云生老人义务执勤17年来,坚持“劝告式”处理轻微违法行为,使这里成为“畅通路口”“平安路口”。“白云生现象”引发了当地交警关于“人性化执法”的大讨论。(11月26日新华网)

  一位没有任何罚款权的协勤员,靠着一个个并不十分标准的手势、一张苦口婆心的嘴,将一度被交警部门公认为是全市交通车流量最大、道路最复杂、人车混杂最严重、事故频发的拥堵路口,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畅通路口”,17年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这并非什么奇迹,而是老人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促使过往此地的司机从“不知不觉违章”到“不好意思违章”转变。

  “严罚”是交警处理违章行为的常用方式,司机稍不留意便会被隐藏在暗处的交警逮个正着,一罚了之,不容解释。确实,“严罚”对震慑违法行为、治理交通秩序能起到重要作用。但不可质疑,由于执法方式的简单粗暴,处罚标准、程序不一,往往会导致司机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尤其是“以罚养警”,更纵恿了个别交警在处罚中办人情案、随意执法,甚至还出现了“钓鱼执法”、“设陷阱执法”等执法犯法的乱罚款现象,偏离了依法执法的真正目的,引起了群众的反感。

  而“劝告式”执法,以劝导、教育代替罚款,显然更易让人接受和引起心灵共鸣,从而使其对自己的违章行为感到羞耻。正如许多司机所表示的那样,罚款了之往往无法中止违章行为,且极易形成相互依存的“食物链”。而劝导教育总让人“没面子”,再说老人这么大年纪了还来执勤,不就是为我们图个平安?倘若再违章,面子上、良心上都过不去。无疑,司机的这种“没面子”恰是“劝告式”执法的目的,也是老人的心愿。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刀剑”。随着社会的发展,追求和谐已成为我们的共同目标,过去那种生冷蛮横的“严罚”执法尽管还将长期存在,但崇尚人性化执法已是一种趋势。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便充溢了人性化执法理念,而“劝告式”执法恰与此相吻合,是一种执法观念的进步。

  不靠重罚也能治住交通“顽疾”,让生冷的执法成为温馨的沟通,“白云生现象”值得期许。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