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旅游“纯玩团”纯度还剩多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6:20 山西晚报

  ■主持人点题

  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旅途中的频繁购物深恶痛绝,由此引发的旅游投诉不断增多。但是,一种杜绝硬性购物的旅游方式———“纯玩团”在省城推出后,却遭受冷遇。因为价格高,多数游客还是选择普通团;因为越玩越不“纯”,“纯玩团”正在遭受信任危机。很多早先推出这一旅游概念的旅行社,因为少人问津,而放弃了“纯玩团”。

  消费者接受这样的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但如果还未等到被接受,行内人就自己把它给毁了,那着实可惜。处境尴尬的“纯玩团”面临价格和声誉两大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其最终可能会变成鸡肋,令人惋惜。

  目前处境

  问的人不少,报的人不多

  上月底,王女士参加了省城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昆明、大理、丽江双飞6日游,报名时,两千多元的团费,让她觉得物超所值。“没想到,到达云南后,每天至少要进两三个购物店,在每个店耽搁的时间,少则40分钟,多则两个小时,游览行程大大缩水。”王女士感慨道:“如果不用进购物店,就能在景点多玩一会儿,那多好啊!”

  王女士所说的“只游玩不购物”的旅游方式,就是旅游界通称的“纯玩团”。其实早在2003年年底,“纯玩团”就在省城旅游市场上悄然出现了。

  业内人士表示,“纯玩团”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旅行社把旅游时间还给游客,让游客在游览中有更丰富的选择,价格虽然比普通旅游价格稍高,但“吃住行游购娱”也较普通团的品质高。特别是,购物在整个行程中,不做强制安排。如游客要求购物,导游将带游客去他们愿意去的商店或超市。

  “纯玩团”虽已风靡国内不少城市,但在太原却处境尴尬。“询问的不少,报名的不多。”商务国旅总经理助理牛刚说,以“海南纯玩团”为例,报价至少超过普通团500元,所以许多游客还是会选普通团。据介绍,因报名人数太少,无法成团,很多旅行社已暂时取消了“纯玩团”。

  价格比普通旅游团高得多

  顺应游客心理产生的“纯玩团”,为何玩不转?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纯玩团”属于高端团,目前不受欢迎,与价格高有关。

  旅游过程中游客被频繁“导”入店里购物,是因为购物提成在作祟。“推出‘纯玩团’后,旅行社不可能通过购物提成的方式弥补以低价或亏本价招徕游客造成的损失,价格自然要比普通团高得多。”省中旅假日旅行社国内部经理刘伟说。

  面对这笔高出来的费用,许多市民在选择时,都会好好掂量一下。对此,张先生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如果‘纯玩团’和普通团都是去同一个地方,还有什么必要多掏好几百元,用这几百元钱买点东西回来送给亲朋好友也是不错的。”

  刘伟表示,从张先生的观点不难看出,很多游客的旅游消费心理还不成熟,导致他们选择线路时,往往只看价格,而不注重内容的差异。“其实,除了不进店外,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也是‘纯玩团’不同于普通团的地方。除了比较价格,很少有游客会耐心地细细比较‘纯玩团’与普通团之间的差别。”

  冒牌“纯玩团”钻了空子

  任何旅游产品一经推向市场,必定引起业界的模仿跟风,“纯玩团”也不例外。虽然真正的“纯玩团”市场状况目前并不理想,但各色各样打着“纯玩团”名义的海南游,却似乎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080元,海南纯玩团,全程无购物”,11月29日,记者在一张旅游分类信息报纸上,就看到几条这样的广告,价格只比普通团高出不到200元,这是什么样的“纯玩团”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人士透露,目前省城不少旅行社都打着“海南纯玩团”的幌子招徕游客,虽然行程中去掉了进店安排,但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加点”———在行程安排之外,增加自费项目消费。这些旅行多选择回扣空间较大的旅游产品,如人妖表演、潜水、海鲜餐之类,而这些自费项目的人均单项提成,都可以达到100元以上,比购物的提成还要多。而那些真正具有海南特色的景点如蜈支洲岛等,因没有提成或提成太少,都没有安排进游览计划。

  专家看法

  有问题更有前景

  “‘纯玩团’是新生事物,虽然人们接受它需要一个过程,但它带给市场的良性冲击力是显而易见的。”山西省旅游质量监督所投诉科吴印华科长给了“纯玩团”充分的肯定。

  吴印华认为,结合以往的旅游投诉案例来看,有近半数的投诉将矛头直指导游素质差、定点购物多、旅游质量缩水等问题。“‘纯玩团’强调把宝贵的旅游时间还给游客,对市场规范具有促进作用,虽然目前‘纯玩团’市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最终会得到成熟消费者的认可。”

  省旅游协会李秘书长表示,多年来,省内旅行社已经习惯了用重复的产品争夺重复的客户,恶性价格战由此展开。“纯玩团”的出现,符合市场规律,将旅行社的竞争从价格竞争带入了服务品质竞争的层面,这对游客来说,无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本报记者高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