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以“车轮追问”寻求改革的程序正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7:33 长江商报

  邮政资费调整已经过去15天。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出通知,自11月15日起,信函、明信片业务资费上调。此消息一经发布,舆论一片哗然。

  本次调价的是非得失,比如涨价的理由站不站得住脚、对人群影响的预期是否恰当等等,相信道理自在人心,在此无须赘言。在这场舆论界针对调价的报道、质疑和追问当中,新华社的姿态和动向尤其引人关注,因为新华社的特殊职能和地位,使得其“声音&

#8221;往往具有某种权威性、指向性和定调性。

  本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有关部门关于邮政资费调整的通知。24日,新华社刊发了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邮资调整的答记者问,其中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邮政资费调整前不召开价格听证会?”,有关负责人的回答是“邮政资费未列入2001年公布的价格听证目录”,以及“邮政资费调整对普通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影响都是有限的。”而就在资费调整消息发布十多天之后,在国内关于此的言论、报道有所消平之时,新华社于28日发表述评文章《不能发个通知就涨价》,再次将舆论锋芒直指本次邮政资费调整的程序正义问题。该文章鲜明指出,“不经听证就涨价,既与国家价格管理法规不符,也与公共事业的公益性质相悖;既可能影响普通百姓的利益,又容易使公共事业改革丧失动力。”

  在这场媒体及各界人士对邮政资费调整的正当性、合理性的“车轮追问”当中,新华社的声音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分量。而更为重要的是,从新华社就邮政资费调整不召开价格听证会两次“发难”中,我们或许可以读出: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各个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之时,我们不仅要寻求改革的目的正义,更要寻求改革的程序正义。

  即如本次邮政资费调整而言,有关部门人士说此举是为了深化邮政体制改革。诚然,实行政企分开的邮政体制改革确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该大力推进和深入。但是,上涨邮资是否就是改革的必然路径,是否是“理顺邮政资费结构,缓解邮政行业经营困难,促进邮政行业发展”的不得不如此的措施?如果是,那么请拿出证据,召开听证会或者以其他程序形式向公众证明。以改革的目的要求,不经过任何正当合理的程序,就直奔涨价主题,这种做法在民权彰显、民主法治的当下,已经没有市场了。

  我们不是国家发展和公共事业改革的局外人,如果因改革而带来的利益调整经实证而确需如此,人们都会理解和支持。近年来,人们之所以不断提及“听证会”,不懈追问程序正义,正在于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应该经由正当合法的程序而达成。正如一场审判,如果不经由正当的司法程序,即便结果极其公正,也难免偏离方向,遭受质疑。

  虽然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众多媒体对程序正义的“车轮追问”,可能已经无法改变邮政资费上调的既成事实,但这种追问并非毫无意义,它至少表明程序正义不再是民间的单向度努力,已成为从上到下的社会共识,而这才是我们漫漫改革之路最重要的财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