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走出去”切莫因噎废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8:19 人民网

  总有些日子令人难忘。

  5年前的12月11日,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击槌轻落,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结束,宣告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

  这以后的变化深刻而深远。当国内市场陆续打开时,中国企业也频频以“大买家”

的身份亮相于国际市场。但在5周年大日子临近时,有些事却似乎让人扫兴。

  前几天,TCL集团与欧洲的汤姆逊公司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两者合资公司的欧洲业务展开重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这家企业已累计亏损20多亿港元。此时,很多人才发现,志在国际化的TCL集团,似乎出现了“消化不良”。

  让人还有些吃不准的是,这到底是“大脑”指挥上的失误,还是“胃肠”的暂时性不良反应。换句话说,TCL力推的国际化战略是否出现了方向性问题?

  前年,TCL在接手2003年巨亏的汤姆逊公司后不久,又收购了持续亏损的阿尔卡特公司手机事业部。由于并购带入的原有业务存在较大窟窿,以至于连累了TCL的业绩。而且,当前出现“消化不良”的企业并不止TCL一家,联想、华为的国际化道路也不平坦。

  很现实的问题是,跨国并购如此带有凶险,是否该就此停步?

  可以说,中国企业这一轮的国际化并购已棋至中盘,不少企业是“出门摔了一跤”。但应看到,眼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众多跨国公司纷纷进行转型或重组,需要出手部分资产或业务,正是后进者接盘的良机。

  简而言之,TCL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过去中国家电企业产品外销时,容易被这样那样的力量所牵制,比如反倾销,企业往往很被动。但是,像TCL这样的企业“走出去”之后,可以利用国外品牌,顺理成章地进入对方市场。这样,地位就不同了,企业取得了很大的主动权。

  如果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中国企业就更应当积极地“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经营性乃至生产性公司。所以,在外国“狼”来了的时候,中国“狼”也应该“走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加入WTO五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渐趋成熟。但在具体的战术层面上,今后的路还很长。面对国际化,中国企业或许存在着人才、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而更重要的似乎还是心态。

  国际化的目的是为公司创造价值。走出国门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因为国内企业正逐步跨越昔日单纯出售产品的阶段,而进入了转型为投资者的新时期。既然下决心“走出去”,就不要怕摔跤。当然,每个企业启动国际化进程的真实目的所在,将最终决定它能走多远。

  更多《人民时评》请登录人民网www.people.com.cn

  《人民日报》(2006-11-30第05版)

高 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