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崇“新”弃“旧”带来“破坏性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9: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崇“新”弃“旧”带来“破坏性建设”
王铭铭

  北京大学

  人类学教授在过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拆”被不少人视作是“建设事业”的内在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必要代价”。我以为,可以将“拆”这个字代表的“新传统”定

义为“新生事物拜物教”,将众多工程定义为“破坏性建设”。

  内蒙古曝出建设工程破坏上百处遗址与文物的新闻,事态严重,引人注目;有专家呼吁,应对地方政府及建设者们的文化破坏力给予充分关注,设计出有关规章制度,约束其行为。

  此类报道,并不鲜见,并不“非典型”。寻找过去25年的中国社会生活关键词,首当其冲的,便是个“拆”字。需承认,拆除违章建筑,合理合法;为了理顺交通线路对非属遗产的建筑进行拆迁,无可厚非;对居民的险房危屋进行休整,也可以理解。所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那些为了牟利及好大喜功而进行的建设项目对于人居大环境及历史遗产的破坏。这一方面的“拆”,对公共利益之损害,已足够巨大,不用说对文物了。

  在过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拆”被不少人视作是“建设事业”的内在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必要代价”。

  不要以为“拆”这个字,除了“拆除”、“拆迁”之外,就没有别的意味了。“拆”这个字成为我们时代的关键词,不是没有背景的。这个字的“大历史”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多数中国人对自己传统的旧事物的深恶痛绝。尽管“拆”字更多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日子里,但这个字所代表的“行为艺术”,早在20世纪前期,已得到普遍展演。试想,今日中国文化遗产名录里最显眼的古城墙,在20世纪前50年的命运如何?古代中国的城墙环绕着一个个帝国的关键节点,不仅有实际作用,也有象征意义。到了20世纪初,优美的古城纷纷落入各地“公务局”、“市政局”(建设局的前身)之手。为了所谓“促进交通”、“拓宽街道”,为了造就现代工商城市,本来商业化程度也相当高的中国城市被当作是“现代化”的敌人拆毁了。另外,有围墙的城市,也被当作“封建堡垒”的象征加以鞭挞与破坏。凡此种种,致使今日中国人需要远行,方能见到古城的旧影。

  “拆”这个字,成为我们时代的关键符号,既与20世纪中国整体的文化观念转变有密切关系,又具体体现为一个特殊的年代的核心特征。我们不仅“拆房”,而且企求拆除我们的过去,使一个新的未来,随之自动出现于我们面前。

  我以为,可以将“拆”这个字代表的“新传统”定义为“新生事物拜物教”,将众多工程定义为“破坏性建设”,而我也相信,廓清了我们在这方面的“心路历程”之后,我们便不难理解缘何建设者们总有凌驾于所有事物之上的资格。

  不要过度崇拜新的规章制度,许多不如意的事,要从我们的“心史”内部寻求背景性解释。破坏遗产的事,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其中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从文化观念的历程入手,认识我们的历史处境。若要具有成效地保护遗产,对干部和建设者们进行这方面的人文学教育,是首要的任务。

  记得两年前,我的几位学生与另一家大学建筑系共同参与一座古城的保护性规划研讨,使陪着他们去的我震惊的是,在参观了该城的珍贵老建筑之后,建筑学教授的高足们居然高声感叹道:“这么破旧,怎么还没拆啊?真奇怪!”我们的建筑教育培养的如果是一代代这样的“建设者”,对他们灌输“拆”的理念,而使他们对于人文价值毫无敬畏之心,那么,这些所谓的“高足”,成为文化的破坏者还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大惊小怪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