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学瑰宝:中医(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9:36 南方日报

  国学碎语

  雷铎

  近两年来,被冷落了一个世纪的中华国学又渐渐热了起来,但对“国学”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多数学者认为国学就是“三教九家”或“经史子集”,并不包含国艺国

术——例如中医、中国书法、国画、音乐戏曲和武术气功等等,而我,是主张用“道、学、技、艺”来囊括三教九家、经史子集以及国艺国技的。

  令中医忽然间引起中国人重视的是一个意外的戏剧性插曲。前段时间,中国媒体广泛流传,韩国政府在成功地把中国的端午节以端午祭的名义申报为人类文化遗产之后,又即将把中医(韩国称为汉医)改名为“韩医”向联合国申报为韩国的“人类文化遗产”。对此,韩国保健福祉部官员高太根说,韩国是为了配合将在2013年举行的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问世400周年纪念活动,将它申请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纪录遗产,并以此为契机,将“韩医”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品牌,他解释说,韩医是中医传入韩国后,融合了印度佛教医学,再与韩国自身的治疗方法相结合发展而来的。

  这一意外事件促使中国人反思中医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但仍然很少有学者把中医放到中华国学的珍贵组成部分来加以考察和研究。如果说,韩国人所说的韩医是以中医为主体,加上一点印度医学和一点韩国医学“三合一”所构成的这一立论成立的话,那么作为韩医主体的“汉医”即中医,便是完完全全的中国特产了。中医至少起源于五千年前,因为五千年前的神农氏就曾经“尝百草”而发现了中药。

  正本清源,我们发现,中医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的上古圣书《易经》的,既所谓“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易”的整体论和辩证思想乃是中医的灵魂。当然,中医的“道”还受到儒家学说和老子《道德经》思想的影响。例如,中医界有一句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治世,良医救人。”既有道又有德,再加上艺和技,便有了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医学”。请注意,这个“中医学”,不是西方实证科学里头的“分科而学”,不是一种分割或细切的学科门类,而是包含了易经哲学、天人合一学说、伦理学、生命学、行为学、健康学(“卫生学”或“养生学”)、心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等,就像我所发明的“风水学”一词一样,是一种包含了形而上、形而中和形而下的综合学科、集合学科或叫作“杂交学科”。

  中医以技术为形而下、学养和医艺为形而中、道德和哲学为形而上,就好比一杯鸡尾酒,瓶的下半部是水、中间是酒、上面是汽。

  这里,还必须澄清一个很大的误解:一般人把中医和西医作对比,仅仅是对比了中医和西医相似的部分,即鸡尾酒最下面的形而下的部分,例如诊断和用药方法的异同,其实中医和西医所不同的,或者说更重要的区别,是在于“鸡尾酒”中间和上面的两部分,西医是“就病论医”,中医则是就“生命论医”、乃至就“生活论医”。

  十八世纪中叶,一个曾经在广州生活过许久的“中国通”——美国人亨特写了《奇怪的中国》一文,谈到他对中医的诧异和不理解,他说:中医最奇怪的是,一个有钱人,如果聘请了一个专用的私人医生,如果到年底,主人没有生过病,就要给医生很大一笔钱;如果主人生病了,即便医生把他治好了,医生也只能得到很少的一笔钱、甚至完全拿不到钱。这正是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因为中医的上古圣书《黄帝内经》认为:只要人懂得和天地和谐相处,懂得正确的生活和养生方法、懂得正确的饮食起居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乃至人生观世界观,那么这样的人完完全全可以健健康康地、无灾无难地活到一百岁;而治病,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就好比中医的根本目的,是使一棵树不长虫子,因而长寿;如果长虫子了,才必须使用“药石”的方法来消灭虫子。这就是亨特上面所说的那西方人不能理解的例子的内部含义。因此我们可以预言:中国医疗改革的最后出路和农民医疗的切实解决,不在于花大笔大笔的钱去治病,而在于花很省的钱去推广全民“卫生”和防病。

  与西医相比,中医是如此的博大,包含了许多狭义医学以外的丰富内容:首先,人只要懂得与天地(空间)和四时(时间)的变化相顺应,就能够不生病;其次,只要懂得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法,就可以少生病;第三,如果生了病,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把一个人看作是一个小宇宙,通过平衡这个小宇宙的阴阳来增加自身的抵抗力;第四,中医在治疗上除了吃药、针砭、推拿按摩等等之外,还包含了对病人不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纠正和对有问题心理的治疗。这四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巨系统。

  总而言之,只有理解中国儒释道等中华国学的精髓,才能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反过来说,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也就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中华国学的无限奥秘了。

  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