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论“女学”与“女教”的混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9:36 南方日报

  女性观察

  王宏维

  以流行的学术话语说,女性主义是“异质性”的。因为在这一“主义”之中,其实包裹着种种不同的诉求、观念及理论,相互间可谓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从近代开始的

中国女子教育,总体上属于社会进步、文明的一个方面,也是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体现,但同时也是“女学”与“女教”混杂的五味之地。

  在上千年的中国父权制封建社会里,女子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形成了只有“女教”而无“女学”的局面。“女教”顺从“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封建等级秩序,以“三从四德”教导约束女性,将她们规训为适于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所以,“女教”就是封建礼教的一部分,也是与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相一致的,这应毫无疑问。在“男正位外乎,女正位内乎,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周易·家人之卦》)的价值取向引导下,“女教”将女性限制在传统家庭角色之内,起了“抑阴扶阳”的作用。对于广大妇女,“女教”实质上是对她们平等教育权和发展权的剥夺。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浪潮到来的“女学”,一方面冲击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制度、旧观念,另一方面也夹杂着些许父权制对女性的压制,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女学”在创办过程中,表现出对当时某些社会心态的迎合,以及在固守中华文化主体与仿照西学之间的矛盾。在“女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表现为仍遵循“女教”线路、或混入不少“女教”的成分。维新派人士曾对此十分顾虑,认为女子学堂课程陈旧,亟须革新,应“择读新学有用之书”。为此,还把编写适合“女学”的教材称为“急务”。然而,对处于社会大变革背景下的维新人士来说,更要紧的“急务”显然是政治与革命方面的,编写“女学”教材的计划终成泡影。结果,一些女子学校中文课仍沿用《女孝经》、《女四书》之类,再加上一些唐诗、古文。

  同时,“女学”的管理也相当陈旧。将学生按照“淑女”加以塑造,以便日后“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正是不少“女学”的一个重要办学指向。1891年,在上海英租界三马路又开办了著名的中西女塾(后改为中西女中),社会舆论更称这所女学堂是以“培养上等人家的太太”为目标的。和宝盖山女塾相比,学校章程规定自带的“白巾”增多至六方,以便“随时更换”。而当时送女孩入学的人家,除部分是在新潮思想影响下、追求和实现妇女独立解放的,还有的包含着一些“投资”理念和“门第”观念,即就读中西女塾被当作是具有地位的显示,家长希望女儿经过“女学”的调教提升,能够知书达礼、内慧外秀,在取得“上等人”身份的同时,也增加钓取“金龟婿”的筹码。

  这些,与郑观应、梁启超等社会有识之士当初大力倡导“兴女学”的维新宗旨和理想目标是存在相当差距的。然而,不论曾经如何混杂,借助于中外女子学堂创办的小小热潮,女孩子们毕竟可堂堂正正入校学习了,虽相对当时中国广大妇女来说,仅仅只是一个极小的比例。事实上,在就读女子学堂的学生之中,有些确实走上了“做不了大官,就做大官的太太”的人生之路。特别是一些有教会背景的女子学堂,大都禀承“中西并重,不宜偏枯”的办学宗旨,从入学开始便实行中、英文双语教学,女学生们在文化科学知识和开明思想的熏陶之下,不少人成长为一代独立、自主、开放的新女性,其中不乏杰出的社会历史人物。如对当代中国产生很大影响的宋氏三姐妹、旷世才女张爱玲等人,就都曾就读过中西女塾。

  颇具意味的是,一百多年过去了,现今各地又有一些“女子学堂”、“女子学校”再起,有的好像还在走“女学”与“女教”混杂的老线路,只是课程有所变化,加上了“女子形象设计”、“礼仪训练”等等,注重女性气质与专长的培养。对于社会心态也表现了一定程度的迎合。在高考和就业竞争的压力之下,盼女成凤的家长们既希望女孩子能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希望她们在女子学堂的调教下,拥有女性的高雅气质和某些专长,以从容应对未来。有些家长更企盼的是,那个会插花、会织毛线、会打扮收拾自己的女孩能有个好出路——有机会嫁一个“有事业”的好老公,这就可免去宝贝千金自个花费几十年辛苦打拼事业了。至于借“钻石女子学堂”为名,扬言目的就是使女性经培训具备嫁入豪门的素质,以适合于给“钻石王老五”为妻,并收取三至五万元的高额学费,似已是混入夸大、虚妄之辞的发财招术了,早与办“女学”的初衷相去甚远。

  可见,“女性主义”之中也林林总总,乃一大千世界。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教授、博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