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拟立法规范“食野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9:39 南方日报

  羊城论坛热议野生动物保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建安表示——

  广州拟立法规范“食野味”

  本报讯(记者/袁丁实习生/卢真伟通讯员/穗仁宣)“广州过去有很多布谷鸟,但现在市民想要听到它的叫声只能到动物园去了。”广州市林业局副局长孙金龙说起对野生动

物的保护便感叹不已。广州以前有“秋风起,食野味”的俗语,而不少市民对什么是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却知之甚少,甚至以为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就不算野生动物。针对有些人喜欢吃“野味”的问题,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建安昨日透露,考虑通过立法规范广州的饮食行为。

  笼子里养大的也算“野生动物”

  什么才算是野生动物?昨日的羊城论坛上,记者发现许多市民对野生动物并不了解。不少市民都认为野生动物就是在野外环境生活的动物。广州某酒楼的经理甚至表示,只要是从市场买来的,就不应算作是野生动物。广州市林业局一位专家介绍,平时所说要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陆生或水生,依法受保护的珍贵、濒危、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因此,即使是野猪、穿山甲等从小在笼子里长大的动物,也算是野生动物。

  这位专家还介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已确定了335种野生动物,而林业局已发布可驯养繁殖并用于生产经营目的的野生动物名单中只有54种,贩卖名单之外或非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在广州地区,捕猎任何野生动物的行为都属违法。

  “食野味”既不安全又不环保

  一位市民在论坛上发问,野生动物真是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广州动物园兽医黄先生提醒市民要小心“病从口入”,比如,食用穿山甲就很容易被其身上的“旋毛虫”感染,其他不少野生动物身上也有带有危险的病毒或寄生虫。

  广州市林业局副局长孙金龙说,二战时期,美英盟军在缅甸作战期间,由于食物不足,士兵们只能每日“食野味”果腹,结果死于“野味”引起的疾病的人数几乎与阵亡人数差不多。孙金龙还说,现在由于种种原因,野生动物们现在生存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都与过去不同了,因而它们身上潜伏的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威胁人类的健康,“非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位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代表介绍说,鸡、猪等家禽家畜虽然已经被人们驯养了几千年,但是其制品仍要经过检疫才能够流入市场,而现在不少野生动物制品由于其渠道隐秘,未经检疫便流入了市民的餐桌,因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的案例时有发现。

  广州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龙建安表示,食用野生动物既不安全又不环保,广州市民是时候适当调整饮食习惯了。市人大将考虑通过制定法律、规章以规范广州市民的饮食行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