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美丽的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2:03 四川新闻网

  作者:叶治安

  冬天来临了,自然意义上的。

  但“化妆品的冬天”却是人为的。继SK—II遭强寒流猛袭之后,迪奥、雅诗兰黛、兰蔻、倩碧四大知名品牌也被“殃及池鱼”;前几天,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查出上述四家的

六种粉饼亦含有铬、钕等物质,且含量都高于之前内地对SK-II部分产品的检测值。很可惜,冬天对于化妆品行业来说本是一个赚取银子的好时光,现在却成了“销售反季节”,这可真有点像人们对化妆品的界定那样,成了“美丽的陷阱”。

  从事日化业的人都知道,化妆品这东西,生产成本是极低极低的,其利润空间用“巨大无比”一词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它身价之所以如此“高贵”,完全是因为广告促销和由明星担纲的品牌形象人的“哄抬”,像宝洁公司每年的广告费都是以几个亿来计划和安排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摆在超市的货架上三四十元一瓶的洗发水,成本顶多就是其价格的十分之一,笔者深谙洞中机巧是因为有“尝过梨子”的体验。再者,如果不定这样的价,拿什么来支付明星动辄数以百万的“形象费”和新闻媒体的版面费及黄金时段播出费?所以,一段时间中国内蜂拥而起数千家化妆品企业就是缘于此。

  但严格地说,中国大陆的化妆品业的起步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年产值仅为2亿元左右。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跃进,化妆品也与时俱进,只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大陆的化妆品年产值一跃而达520亿,目前列亚洲榜眼(仅次于日本),位世界第八。但千万别误会,这样的“发展”一点也不值得欣慰和自豪,相反令人很是辛酸和郁闷。因为,尽管现在国内的化妆品企业多达近5000家,但当今市面上所有的国货根本无法与洋货比肩,就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无什么品牌可言,高规格、高档次、高价位的化妆品全都是舶来品,欧美日本的所谓“品牌”几乎是一统天下(要说国家受辱,这大概也可列其中一项)。国货为何可怜至此,缘由有二:首先是欧美强势文化的侵略。当今国际社会有一共识,经济竞争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所以,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归根到底民族文化之间的较量。由于近百年的落伍,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无法和列强争锋,所以自信心受到颠覆,在今天这个以品牌为特征的经济竞争时代,来自欧美日本的品牌利用各种先天优势,把本民族的文化强行嵌入中国消费者的头脑之中,这就让国人产生了错觉,从而使欧美日本的品牌在人们的思维中牢固地树立了地位,而本土的品牌则沦为仅仅是一种产品,别忘了,品牌和产品之间,是有很大距离的。其次是品牌价值观的丧失。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国的社会形态在嬗变,但国际品牌也看出了刚刚脱离贫穷的中国人心态上的缺陷,他们用贵族、中产、小资等身份定位让中国消费者产生错觉:只有国际品牌才和他们的身份相匹配,而本土品牌的代名词就是低档次和低品位。但最为恶劣的还是中国的媒体在利益与无知的驱使下为虎作伥,极力传播欧美文化和所谓的生活情趣,用一位社会有识之士的话来说,媒体曾深入讨论过的贵族要通过三代人的培养,即是最大限度地鼓励中国消费者在晋升“贵族”道路上为国际品牌作更多地经济贡献。

  由此可见,在当今仍是地缘政治的国际社会形态下,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抑或是文化、外交、军事等等,你落后,你就要受欺负、受压榨、受凌辱、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乃至个人都懂得的道理,所以都知道要崛起,都知道要振兴,都知道要强盛,这不仅仅是中国,发展中国家都一样。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只是懂得振臂喊口号,却不懂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道理,这就很可悲。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审视,对文化的认可和消费价值观的取向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是应该认真思考的。

  当然,还可以作为对“SK—II事件”的思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