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艺术精品应立足战争中的人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2:09 江南时报

  两周之后,就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同时,再推进两周,就进入“南京大屠杀”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口,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蜂拥而起,其中颇受大家关注的如陆川的《南京!南京!》、唐季礼的《日记》以及美国好莱坞一家公司的《南京浩劫》,都因巨资投拍而被称为“大片”。

  日前,本报记者专访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生博

士时,他大声疾呼“南京大屠杀艺术创作应走精品化道路”。昨日,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与张生博士进行了对话。

  江南时报:眼下国内外不少艺术家都不约而同用巨资投拍南京大屠杀,这种“一窝蜂”现象你如何评价?

  张生博士:我认为很有必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告诉国人一种正确的历史记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上,是一种必然现象,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记忆的问题。其实,长期以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艺作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并且质量也不算很高,缺少能让历史永恒的艺术精品——原因在于我们的艺术在深层次把握人性方面还不够。

  江南时报:上次采访时,您曾指出国内的一些作品“非常粗糙、深度不够,对人性把握相当苍白。”那么您对影视作品的精品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建议?

  张生博士:我认为要想实现作品的精品化,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首先,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把握,换句话说就是最大限度的把握目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资料,并进一步关注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其次,战争不是按照线性逻辑发展的,战争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应该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表现战争中的人性扭曲与变化。再次,作为创作者本身就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素养。

  江南时报:听说《南京!南京!》讲述了在战争背景下中日两个小人物的故事。

  张生博士:为何那些日本兵在家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了中国就杀人放火成了恶魔?还有,他们回国后是怎样心安理得地进入平常人的生活?我感觉,这个方向就值得我们的艺术家们借鉴。从人到兽,再从兽到人,一切为何那么自然?

  新闻链接>>>

  唐季礼筹备电影《日记》

  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

  2007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全球不少电影人都想通过电影作品来纪念这一刻。在陆川的《南京!南京》、美国好莱坞一家公司的《南京浩劫》等还在筹备中时,原本正在筹备《花木兰》的唐季礼却拿到批文,称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日记》即将开拍,并计划在明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正式公映。《日记》预计投资3500万美元,由中、美、德、日四方出资。日方肯投资这一题材,是因为唐导想以此证明《日记》客观中立,是一部人性化的电影。

  江苏文化产业集团

  与美合拍《南京浩劫》

  日前,好莱坞著名导演西蒙·韦斯特一行专程来到南京市江东门纪念馆参观访问,并听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姜根福、夏淑琴老人的证言。据悉,此次西蒙·韦斯特专程来宁,是为了了解影片《南京浩劫》剧本情况。据悉,《南京浩劫》由美国编剧威廉·麦克唐纳主笔。该影片定于今年底开机,由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与美国Viridian公司合作拍摄,总投资预计超过2亿元人民币。

本报记者 高明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