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怎样让杰出人才“冒”出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5:39 大河网-河南日报

  据《人民日报》报道,11月20日,在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坦诚直言:“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总理的焦虑不是没有道理:我国经济已经持续28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是国家能否继续繁荣下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关键在人

才,根本在教育。有了一流的教育,我们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

  衡量是否“具有一流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否涌现更多的杰出人才。杰出人才是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内能起到开先河、划时代、里程碑式作用的人才,也就是大师级人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科研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专门人才,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硕果累累。但应看到,在人才越来越多、成果越来越多的同时,大师级人才“冒”出来的却不多,原因究竟何在呢?

  笔者认为,“功利化思维”是阻碍大师级人才脱颖而出的一大障碍。所谓“功利化思维”,就是站在“能否立竿见影、能否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角度上搞科研、办教育。不可否认,社会需求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第一大动力,但是,有些部门有些人,包括从事教育和科研的一些同志,对社会需求的理解过于狭隘,以为就是指各种实用技能。对于基础科学,虽然也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因“搞研究太苦而且见效慢、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索性知难而退;还有些部门有些人,虽然也在下力气搞科研、写论文,但目的性太强,就是为了能取得“某某科研基金项目”或者夺得“某某大奖”,结果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看似搞了很多成果、写了很多论文,但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发挥出重大影响和作用的却乏善可陈。在如此浮躁的科研环境下,大师级人才自然很难“冒”出来。

  模式化教育是阻碍大师级人才不断涌现的另一大障碍。正如有的专家所言,“培养大师级人才,到大学时再开始抓就已经晚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幼儿园、小学就应着手抓。应该说,这些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对此已有共识,并做了大量具体工作。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应试教育模式还居于主导地位,导致很多中小学办学思路还较为单一,还没有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办不出特色,就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天分,这自然不利于产生更多未来的大师级人才。

  令人欣慰的是,对上述问题,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在这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基础教育中科学教育不受重视的状况亟待改变,制定新型科学教育标准,从小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加强脑科学研究、培养儿童的社会情趣能力等,都被提了出来。温家宝总理在这次会上深情地说:“我向大家保证,我能做到四条。第一有使命感,政府要把教育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第二有热情,不仅基于认识而且基于一种特殊情感;第三有意志,教育问题很多,但能克服;第四有信心,对我们的教育家充满信心。”温总理真诚的话语令人感动,温总理提出的这四条,也应该为所有从事教育和科研的同志共勉。诚如是,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一定能搞上去,杰出人才也必将层出不穷。①2

  □李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