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探书学精妙要义唤书法地域新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6:33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安徽当代书法在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人才济济,群星闪耀,老、中、青三代书法家各有千秋,各领风骚。近年来,多位书家更是获奖频频、硕果累累。相对于书法创作的繁荣,书法理论与评论则显得滞后。针对这一现状,安徽省文联日前在合肥举办了“2006安徽文艺论坛——安徽当代书法创作的观察与思考”学术研讨会,理析安徽当代书法艺术的历史脉络、创作现状和发展路径,以求推动安徽书法理论研究与书法评论,进一步繁荣书法创作。省文联负责人杨屹、吴雪、查长发与来自全省近50位书法理论与评论界学者、专家一同参加

了研讨。

  学界聚会

  杨屹在研讨会上强调,书法创作与书法评论、理论是一台车上的两个轮子,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良性循环;安徽书坛的创作现状需要理论的支撑,需要评论的导向。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良勋和有关专家学者苏中、张学群、钱念孙、刘继潮等,分别从书法感悟、理论评论、安徽当代书法的阶段性发展、书法教育等角度,阐述了书法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省文联副主席方茂鸿在会上回顾了安徽当代书法的发展进程,阐述了安徽书法的创作现状,对安徽书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大对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理论队伍建设。吴雪认为,安徽书坛今后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安徽书法的理论评论工作,要注重书法本体、书法技法、书外功夫修养以及我省中、青年书家的评论、研究,加强书法界与理论评论界、高校、出版界、媒体的多方位合作交流,凝聚队伍,形成合力,为安徽书坛的进一步繁荣共同努力。查长发在会上宣布,为了扩大此次研讨会的影响,便于更深层面的学术研究和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部分优秀论文将在会后结集出版。

  名家风采

  在当代众多的书法家中,研讨会重点对安徽在全国有影响的书法名家林散之、黄宾虹、李百忍、赖少其、司徒越、葛介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钱征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对林散之的人生的影响,沙鸥从节奏、情绪、墨法等方面,各自探讨了林散之的书法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认为佛教文化对林散之的书法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点法、线法以及淡墨渴笔法,浓墨融水法,擦墨法的灵活运用,形成其草书风格渴、润、松、淡的特征。陈智、潘杰通过对黄宾虹书法的艺术传承和学科借鉴、文人化艺术观和平民性、深层的宗教追求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黄氏书风的发展轨迹和美学思想及其对当代书法发展的意义,认为黄宾虹识高学富、善养本体,他的经历告知后人要不断对书法在传统文化深层意义上的精神追求进行深入思考。在谈到对安徽有着不了情结的赖少其时,傅爱国说,赖老在书法史、书法创作、书法审美等方面有着别人未发的思想、认识和观点,“赖体”漆书的独造性、具有“金石气息”的行书及绘画题款的书法,构成其书法美学的主要特征。李农、彭肖天认为,李百忍的书法,既循古人之法,又有个人创意,且揉太极拳功力入内;中锋多变,书画融合;三角留白,塔式环扣;运黑为白,黑处俱灵;以白为黑,白处神存;独创了别具一格的李体书风。韩书茂、余国松、李旭开也对书法名家司徒越、葛介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丰厚底蕴

  书家辈出、人杰地灵的安徽,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王少石从史学、哲学、美学、文字学、书法学的角度,探讨了书法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书法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是书法本体矛盾运动与外部条件结合的产物;他以史实为依据,通过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艺术发展之关系的深层次研究,提出了法古开今之路依然是日后书法的重要选择。王亚洲通过对徽文化的深入研究,探寻了徽文化与安徽书法艺术发展的密切联系,认为新安理学的理气说和心性说、新安画派寄情山水的主张、徽派篆刻的法古而不泥古的理念、徽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徽派建筑整体美、自然美和朴素美的追求等,与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的一些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安徽书法艺术发展具有典型性和标本价值。吴雪认为安徽当代书法发展的关键是既要融入时代的呼唤,又要坚守书法本质的要求和书法家独立之品格,在坚守中融入和在融入中坚守。阮良之从开创了皖派印风的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入手,探究了书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篆刻,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印坛应该是中国印章篆刻史上第三次高峰期的前奏;皖派印风至少在“以书入印”、“印外求印”等篆法新思,在冲刀基础上的创新刀法,“疏可走马,密不通风”、“计白当黑”布局理念等三个方面,对当代印坛的主导印风——写意印风有着示范和先导意义;印论家们应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来研究皖派印风尚未被发掘、重视的价值及对现实的启示,开辟当代印学审美新境地。

  地域书风

  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书法也有地域性或地域特征。刘云鹤通过对安徽书法现状的分析,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域的书法已开始相互渗透、包容,但相对的地域特色还是需要的,安徽书坛应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打出能够体现“积极进取,内涵丰富,文质并存,多样统一”之精神、且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书风旗帜,改变目前书坛缺乏必要的领军人物与书风流派、基本处于松散状态的局面。王亚洲认为当今安徽书坛应继续呈现徽文化的特质,打造“徽派书风”这块牌子,真正实现“书法大省”的目标。桂雍、秦金根对安徽书坛近年来出现的太和书法现象进行思考和研究,认为太和书法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一县拥有近20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中几位领军人物在全国大展赛中频频获奖;太和的书法家和书法新星们,应当理性地选择书风方向和审美目标,真正形成具有鲜明艺术主张与追求的地域书风,将“太和书法现象”上升为可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太和书派”。夏长先也对文化历史名城寿县近现代书法家薛鸿、孙家鼐、柏文蔚、张树侯、司徒越进行了评述。

  ——“2006安徽文艺论坛”安徽当代书法创作研讨会综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