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哥本哈根》导演阐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6:33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前不久,由于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不少合肥市高校师生和部分有心人意外地欣赏到了由国家话剧院排演的话剧《哥本哈根》。话剧《哥本哈根》是这个世纪之交前后世界流行的广受称道的一部话剧。

  剧情主要描写德国科学家海森堡与他的老师、丹麦科学家波尔和其夫人的一场讨论。他们在离开人世之后,讨论追溯一个历史之谜———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纳粹服务的海

森堡与为盟国服务的波尔在哥本哈根进行了一次神秘会面,那次会见后不久,盟国加紧试制成功了核武器,从而加快了结束战争的进程。三个亡魂的讨论,引起关于核武器的研制、科学伦理和人生终极目标等严肃的问题讨论,扣人心弦而令人深思。

  王晓鹰在导演《哥本哈根》时,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再创作。舞台背景设计为一个圆的白色的穹庐,观众可以把它理解为科学家的别墅,或者是某种国际科学中心的意象。对“墙壁”进行了活用,当两位科学家需要阐述他们的定理和公式的时候,墙壁就变成了讲课的黑板,这样又把虚拟的东西变成了生活。最为震撼人心的是,墙壁随着话题的深入变成了电影银幕,当科学家预测到原子弹毁灭性的威力时,应声放映的核武器爆炸纪录片,使剧情达到高潮。还有那扇海森堡进出的门。从那个门,可以看到秋天的落叶,风云变幻,剧中最重要的一次散步就是在那门外消失的。它告诉我们,我们在舞台上呈现的,只是进入到你视野的那一部分,总有那么一部分溢出这个画框,溢出这个视野之外。

  业内人士高度评价,《哥本哈根》等于在中国剧坛扔了一颗重型炮弹,不仅对于戏剧界,对中国的文化界、知识界,都是一个震撼。

  我们国家话剧院承担了这样的任务———就是把世界上最知名的流派、最优秀和最前沿的作品介绍给国人,排《哥本哈根》就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

  说实话,这个戏一开始看剧本时我自己也没看懂。剧中写的每一句话看上去都明白,但却好像连不起来。剧作者运用了灵魂之间的回忆、争辩、探讨的方式,所以我们过去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被打碎了,形成了挑战。没看懂时我很郁闷,因为我知道这个戏在欧美演得很广泛,而且还不是作为前卫、很边缘的戏剧,它是属于主流社会、主流文化、主流艺术里的一道大餐。作为中国一名还不错的导演,我居然没看懂!

  我忽然意识到,这个戏超出了我们已有的戏剧知识了。我发现,我不能先预做一个范式然后再读解它。

  我注意到两点。一是,按照我们的习惯,我们会想把不同的时空层面交代清楚。可后来我发现,这个并不重要,它在所有的叙述中并没有在意时空互换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并没有想很完整地给你叙述什么。那么,这个戏到底是靠什么支撑起来的呢?是几个人的辩论支撑起来的。你要抓住这个线索,只要在思辨的基础上把这个思路串接好,观众肯定就看懂了。第二点,不要把这里面进行的思辨看作是一个枯燥的理性的科学辩论。如果仅仅是那样的话,它的艺术水准就缺失了。你看它的辩论,并不仅仅是在辩论一些纯理性的东西,它有非常强大的情感做背景。比如它在辩论一个科学家最后生命的归属和选择时,乃至到最后极其痛苦地讨论科学和人类命运之间关系的时候,它都不是纯理性的。

  它的叙述方式也是我们非常不习惯的。作者弗雷恩没有清楚地区分剧中的时空界限。剧中人物没有像我们理解的那样清楚地进入回忆又返回现在。他们的进出似有似无。时间和空间并非明显的线性状态而是模糊和浑然一体的碎片的结合,人的思维不是在两条而是在20条线的缝隙中穿梭。这种戏剧结构传达了作者乃至当代欧美戏剧家对戏剧表述、戏剧时空、戏剧思维的不同以往的理解。对于传统的戏剧观众,这样的时空观也许很不习惯。但网络时代的时空观念以及对时空理解、适应力已经大大的拓展。他们甚至在互联网的虚拟时空中获得满足。导演除了对思想和情感的关键点做出必要的强调处理之后,无须在时空上太过拘泥。

  我原以为,《哥本哈根》演出来以后,对观众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可从演出剧场的实际效果看,观众完全能看懂,看过的人没有说不好,反而常常是圈内人看了后觉得压力比较大。因为观众看的时候脑子里没有框框,很快就能进入这个戏剧的语境,能更多地接受这部戏传递的艺术信息和思辨信息。

  我觉得排这个戏是个重新学习的过程。

  有时候我自己有这种感觉:当你把禁锢打开以后,是有一种获得自由的感觉。我不敢说现在我已经获得了多大程度的自由,但是常常能够享受到获得自由的快感。

  《哥本哈根》是个谜。至今人们也无法确切地认定海森堡与波尔1941年那次会见的真实意义,当然也更无法认定当事人的动机、企图和潜意识所起的作用。对于当年原子弹的研制和付诸实战、对于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潜在的核毁灭威胁、对于未来科学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影响,“哥本哈根”的误解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一个宿命?物理学对于别人来说是抽象的科学,而对于物理学家却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当他们的个人生命体验与整个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能承载得了吗?

  《哥本哈根》是个难题。三个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对话,试图弄清楚搅扰他们后半生乃至搅扰他们的灵魂都不得安宁的一些事情,这便使得这个戏没有了正常逻辑的时空概念,尤其是时间在这里没有了其应该具有的线状连贯性,成了破碎,断续,颠倒,重复的状态。于是,我们习惯或者我们认定戏剧应该有的线性情节逻辑、线性人物发展这里完全没有了,这是我们阅读、理解此剧和观众观看此剧的最大难题。

  《哥本哈根》是个“现象”。不知为什么,自1998年《哥本哈根》剧本问世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美国许多城市、澳大利亚乃至日本都竞相上演,不是以前卫戏剧的面貌而是以主流戏剧的面貌出现在主流文化中,被主流戏剧观众、主流戏剧评论以及科学界和历史界所广泛关注,某著名媒体将此称之为“《哥本哈根》现象”。如此“现象”仅仅是因为西方人对二战历史和原子弹制造历史更了解吗?还是其中也反映了他们对戏剧及其功能的某些看法,比如对人的深层探究,比如思辨的艺术价值,比如“非娱乐性”的欣赏快感,比如对生活、对人、对世界、对人类的超乎功利之上的关注。

  《哥本哈根》是个挑战。不能说它代表国际戏剧的最高水准,更不能说它预示国际戏剧的发展走向,但在当前,在很大的国际范围内它是戏剧舞台上的一个闪光的亮点。中国的戏剧舞台、中国的戏剧观众、中国的戏剧理论将如何面对它,这是《哥本哈根》带给我们的一个挑战。

  无论如何,人们在平安的同时、在富足同时、在满足物欲、追求功利的同时,也许更需要唤醒内心的良知和理性,这是艺术除了娱乐大众之外还应该有的属性和品格。

  (附王晓鹰简介:生长于安徽合肥。现为国家一级导演,戏剧学(导演学)博士,任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较有影响的导演作品有:《死亡与少女》、《萨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赵氏孤儿》(越剧)、《霸王别姬》(黄梅戏)等。近有新书《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出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