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嗒嘀嗒,《小喇叭》50岁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6:41 大洋网-广州日报

  

嗒嘀嗒,《小喇叭》50岁了
30多年前万里彬和贾玉芝在商量编辑工作。

  她是个光芒四射的“童星”,诞生不久就受到千千万万人关注,他们把她当成是好朋友、知心姐姐、贴心老师和人生向导,不厌其烦地给她写信和打电话,她童年时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都在收信,拆信和复信中度过。

  她得指点孩子“长牙齿的时候不能随便舔牙肉,否则新牙就会像蚯蚓一样歪歪扭扭地钻出来。”还得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为什么小狗不喜欢吃大米和虫子,而小鸡则看见肉骨头就晕倒。”

  如今,已经年届50岁的她依然保持着5岁的声音,10岁的活力和孩子的面容,只是岁月的衣角悄悄拂过那稚嫩的童音,在她心里留下了大喜大悲。

  从1956年起,她就被全国各地的孩子所熟知,他们心里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喇叭》,和一句共同的开始语——“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策划/窦丰昌 文、图/本报记者赵琳琳

  《小喇叭》带来的思考

  一位《小喇叭》的铁杆“粉丝”听众表示,和50年前的儿童节目相比,现在的许多儿童节目和儿童歌曲,娱乐有余而教益不足。一位和《小喇叭》有着极深渊源又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音乐家表示,《小喇叭》和他们的编辑创作者身上有许多当今儿童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严谨和贴近。

  歌曲《一分钱》创作完毕后,潘振声请孩子们录音,唱到歌曲最后部分时,其他孩子都唱了“我快乐的向警察叔叔说了声,再见”,有个孩子却唱的是“我高兴的向警察叔叔说了声,再见。”老音乐家当场让录制人员把歌词改为“高兴”,“因为这更符合孩子的表达习惯,更贴近。”今天,还有多少人能真正怀着这样严谨而诚实的态度去探求孩子的需求和喜好。

  50岁的《小喇叭》留给人们许多思考。

  出生的故事

  加快磁带转速阿姨变小孩

  共和国几代人形影不离的童年伙伴、新中国第一个学龄前儿童广播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迎来开播50周年,大型庆典晚会《声音里的童年》日前在北京举行。

  新中国建立后的7年中,幼儿启蒙教育节目在中国传媒界一片空白。1956年9月4日,首个针对4到6岁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节目——《小喇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诞生。

  当时,专职的节目组全体工作人员只有一个人——吴影。尽管在《小喇叭》创办两年后,她跟随少儿电视节目组辗转进入了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工作,但在《小喇叭》的诞生史上,她被屡屡作为首创者之一提及。

  “呼号”就像广播节目的“眼睛”,清脆响亮的开始语是节目的关键环节。怎么能让呼号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孩子的声音呢?这还是技术工作人员攻克的一个难题。

  技术部的工作人员琢磨了好久,发现磁带在录音机里的转速快慢可以改变人的声音,转得越慢声音越显苍老,反之声音越尖细。为了能够在节目制作中随时做出“小朋友”的音效,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做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转头,在这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播音员的声音,被处理成了特效的类似孩子的声音。

  那一声奶声奶气的呼号“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嗒——嘀——嗒”,一下子抓住了小朋友的注意力,他们坐在收音机前,瞪大眼睛惊奇得合不拢嘴,笑眯眯的叔叔阿姨似乎就坐在那个黑匣子里说话,小熊,小狗那些故事里的小朋友似乎随时会跳出来和他们玩耍。很久以后,《小喇叭》的开头才被换成了真正的“孩子腔”。

  吴影对本报记者回忆说,开播一个月,《小喇叭》收到的强烈反响让人兴奋不已,“刚开始听众来信是一封两封,后来是一捆一捆的,最后就一麻袋一麻袋往办公室里扛。”

  1958年,吴影离开。接力棒交到了后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副主任贾玉芝等人的手上。节目组也由一个人的单打独斗逐渐兵强马壮人丁兴旺起来,巅峰时期,《小喇叭》节目组的编创人员有八九个,这对一个一周只有45分钟的儿童节目来说,绝对算阵容强大。

  小喇叭的忘年交

  “一分钱爷爷”的第一首歌

  《小喇叭》刚刚开播时,绝大部分编辑都是20多岁的年轻姑娘和小伙子。没有当过爸爸妈妈,哪里会哄孩子呢?

  他们就拿幼儿园当练习场。请幼儿园阿姨当老师,动用了所有社会上关心《小喇叭》、爱和孩子们打交道的力量一起给孩子们编节目,讲故事,写歌曲。

  孩子们最敬爱的“故事大王”孙敬修爷爷就是如此,他不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却每周三天到《小喇叭》编辑部上班,认真研究怎么给孩子们讲故事;大家最熟知的“一分钱爷爷”潘振声也如此,在《小喇叭》3岁时他们成了忘年交,如今74岁的潘振声老人共为《小喇叭》创作了100多首儿童歌曲。

  1959年,还没有电视,广播是最时髦的媒体。一天,27岁的潘振声正坐车从宁夏到西安出差,忽然间广播里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小朋友们好,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在一片严肃的成人播音腔调中,《小喇叭》的出现犹如丛林中飞来了一只歌喉婉转的鸟儿,不禁吸引了他侧耳聆听。

  故事、歌谣、猜谜,15分钟的节目就好像拧开了万花筒,让潘振声听得连连点头。一个想法在脑海里冒出来,“我也给《小喇叭》写首歌吧”。当天晚上,他不顾舟车劳顿,连夜挑灯写下了他给《小喇叭》的第一首歌《宝宝爱红旗》。

  不到一个月,每天定点收听《小喇叭》的潘振声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歌播出了。几天后,他收到了编辑一封热情洋溢的来信,鼓励他为《小喇叭》写更多的歌。

  “从《小喇叭》3岁开始,我们就交朋友,这一交就是50年,可以说,有了《小喇叭》以后,我的歌传播得更加广泛更生动,《小喇叭》有了我,他们想要什么歌就有什么歌。”潘振声老人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这是他和《小喇叭》交往一生的真实写照。

  迄今为止,潘振声共为《小喇叭》创作了100多首歌曲,最著名的有《一分钱》、《春天在哪里》等,直到现在孩子们还亲切地把他称为“一分钱爷爷”。

  长胡须的节目

  《小熊请客》长播不衰50年

  如果曾经听过《小喇叭》,曾经听过《小喇叭》的童话剧,一定会记得《小熊请客》里的懒狐狸,和那只聪明的小熊。

  60年代初,《小喇叭》就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大名牌节目之一。最著名的栏目有《万能的手》,主要是教育孩子们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万事通姐姐》,讲述一些实用的科普小知识,比如,换牙的时候千万不能总是去舔牙肉;《小叮当》,回复孩子们的来信;《说说唱唱》,播放歌谣,童话剧等文艺节目;以及孙敬修、曹灿等人的讲故事栏目。 许多节目变成了经典,许多故事里的主角成了孩子们最深刻的记忆,《小熊请客》就是其中之一。

  编辑们在这些节目中倾注的心血无法计算。许多编辑的一生,就是为《小喇叭》录制的几百盘磁带。贾玉芝说,在《小喇叭》成长过程中,编辑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30多年前,一位叫郑秀琳的华侨,克服重重语言障碍,变成给孩子们写故事的人;钟晓东编辑,在《小喇叭》最发愁没人扮演角色的日子里,为组建少儿演播队伍,总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轧着从剧团到幼儿园的路;万里彬编辑,为了给小朋友们录制好一首一分钟的歌曲,不惜花一两天来排练,进行不计其数的剪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