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办华附掌执信 好一位“虞校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9:44 南方新闻网

  办华附掌执信好一位“虞校长”

  广州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市教育局原副局长虞肯堂辞世,享年85岁

  记录生命

  每个生命都是值得怀念的。

  电邮:guangzhouxw@vip.sohu.com

  本报诚征讣闻线索。电话:020-87388888

  创办华师附中时,王屏山称他为“最佳拍档”;执信中学办分校时,他被调任去当“开荒牛”;广州市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时,时任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的他二话不说承接了培养师资的任务;70高龄才退休的他,仍然继续参与各类教育研究会的工作却从不言累……

  虽然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但虞肯堂大学修读的却是经济系。1948年,他从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后,就来到江苏同乡会所办的书声中学任教,当教导主任兼高二班主任,自此开始了“教书先生”的生涯。

  从教40多年来,虞肯堂走的是一条创业者的路。他的一生,就像一部广州现代教育发展的浓缩史,每个阶段都有他辛勤耕耘的身影。

  办华附王屏山称他是“最佳拍档”

  无论同事还是学生,都喜欢称虞肯堂为“虞校长”,直到他退休多年仍无改变。这也是虞肯堂自己最喜欢的称呼。

  石牌开荒建起校舍

  1954年,中大附中与其他四学校合并为华师附中,此前虞肯堂任中大附中教导主任。1956年,因华师学生实习需要,华师附中准备在石牌建立华附分校,虞肯堂带领一批高中学生来到石牌“拓荒”。那时,校区只有一块满是荒草的操场,两栋简陋的大楼,所有的老师都住平房。他带着大家一手一脚建起了校舍。建校初期,虞肯堂规定所有的老师全部住校,逢周三、周六才能回家,而他自己只有周六才回家。

  他的夫人赖婉芬回忆:“我们家住文德路,他每次从石牌挤公交车回到家时,孩子们都睡了,第二天一大早孩子还没醒,他又回学校了。”长期如此,年幼的孩子们几乎忘了父亲的模样。

  一边炼钢一边上课

  1958年,华师附中总校迁到石牌分校,王屏山任校长,虞肯堂任副校长。当时全国上下狠抓大炼钢,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停了课,师生整天在操场炼钢铁。在一次学校的党支部会议上,虞肯堂提出:“要炼钢,但也要抓教学吧!”赖婉芬回忆起这一幕时,仍心有余悸。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这样的论调很容易就被扣上“反党”的帽子,因此尽管大家心里有异议,表面都不敢说什么。但虞肯堂思虑再三,终于还是提出来了。他对夫人说:“否则良心不安。”

  幸好,王屏山接受了他的意见,当场拍板,他自己抓政治,虞肯堂抓教学。

  于是,华附校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白天上课,书声琅琅;晚上炼钢,吆喝声阵阵。曾任华师附中教务处主任的吴紫彦当时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华附任教师,说起这一幕时激情澎湃:“很多学校都停课了,只有我们在上课,虽然很累,但大家热火冲天,干劲十足。”

  王虞搭档能说会写

  “我们华附不仅要出科学家、文学家,还要出中央委员。”吴紫彦说,正是虞肯堂提出的这个口号鼓励了大家。虞的教学思想是“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各个英才”,对成绩优秀的“锦上添花”,成绩差的“雪中送炭”。除了上课外,华附还开展各种科技活动:航海模型小组、无线电小组,文学组等等。

  他提倡公开教学,鼓励老师开示范课,交流经验。刚跨出校门的吴紫彦因为缺乏教学经验,上课时很紧张,讲课速度快。学生一听就不服,认为没有老教师上得好。学生们的意见反馈到虞肯堂那里,他连续几次去听吴上课。“他当时对我说,不要着急,讲得好不好有个过程,多听听老教师的课,变成自己的就行了。”时隔数十年,吴紫彦依然深记这番话。

  经过一年的冲刺,1959年华师附中高考成绩跃居全省第一。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在暨南大学召开动员大会”狠抓高考”时,大力表扬了华师附中,并将其树立为高考红旗单位。

  虞肯堂生性内向,擅写文章,而王屏山外向健谈,两人一静一动,配合却相当默契。据华附的老教师回忆,王屏山多次在学校开会时笑称:“我和虞肯堂同志是最佳拍档,一个能说,一个会写。”

  ◎逝者·虞肯堂

  1921年12月26日生,江苏盐城人。广州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毕业后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1950年至1980年期间,曾任中山大学附中、华南师院附中、华南师院实验学校、广州市执信中学等省、市重点中学的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1980年3月升任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9月调任广州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85年接受广州市委任命,依托广州教育学院创办广州师专,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办学,为广州市实现“普九”,培养培训了数以万计的中学师资。他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1991年4月离休。离休后仍从事多项教育学术研究与讲学活动,曾先后担任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等职。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7月28日凌晨2时12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掌执信刚“解放”就接手“烂摊子”

  虞肯堂成于教学,却也因“抓教学”的方针,在“文化大革命”中,饱受冲击。

  成也教学“败”也教学

  1968年批判虞肯堂的最大一条罪状,就是支持刘少奇的“抓知识质量第一”。那几年里,他受的批判大大小小不下百场。那时虞肯堂夫妇有4个儿女,全家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16元,“那时候红卫兵都是冲进家里斗人的,为了小孩的安全,我们硬着头皮在员村租了房子,让小孩住在那。而我和老虞就待在旧屋等着红卫兵轮番上门,真有点破釜沉舟的架势。”赖婉芬回忆说。

  拨乱反正又去开荒

  “文革”后期,拨乱反正,恢复重点中学。1974年底,刚“解放”不久的虞肯堂被调去“文革”中受到严重破坏的执信中学(当时还叫广州市第55中学,1978年重新使用“执信”校名),任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他服从学校安排到分校任职一年。当时的执信中学分校,学生、老师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劳动,干农活。虞肯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当即跟老师们说:“学生劳动我赞成,但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干活劳动,学知识才是根本。”虞肯堂提议把劳动和上课分段进行,不能一味劳动,建议马上就得到年轻老师的响应,课程表给重新编制,下午还是劳动,但上午则改为上课学习。

  重振校威执掌校印

  虞肯堂的改革得到青年老师的赞同,教学队伍变得空前团结。当年,分校物理教研组的老师发明了太阳能灯,轰动一时,并印发成讲义让全市中学交流学习。“大家都知道55中的名字了,学校的名气一炮打响。”

  在他的领导下,没过多久,执信中学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省、市著名的先进单位,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1976年10月,中山纪念堂召开的平反大会上,虞肯堂获得平反。1976年底,他正式担任执信中学校长,并兼任学校党委书记。

  创师专为广州“普九”培养师资

  上世纪80年代,虞肯堂出任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年逾花甲的他退出了教育局领导岗位,出任广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当时,广州市提出尽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需要大量师资,政府决定依托一个学校开办师专。

  “听说市里找了几个学校,但学校不愿意接这个任务,因为各学校教学资源都紧缺。”原广州教育学院杨老师回忆,当年暑假时,教育学院中层干部在从化开总结会,虞肯堂在会上接到市教委的电话,正是关于办师专的事。“他在电话里就一口答应了。”他当时说,“普九”是广州市的大事,培养师资,教育学院责无旁贷,你不办谁办?”在接下来的会上,虞肯堂宣布了这件事。杨当时和虞同住一个酒店房间,虞当晚就开始和他商量具体办学的方案。他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组织第一批办学班子,住进龙洞新校址,奋战40多个昼夜,使广州师专终于在1985年10月7日提前开学,成为广州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师资摇篮”。

  “四十年来办学忙,言传身教岂能忘?丹心一片培新秀,桃李三千作栋梁。岁月如流人渐老,须眉虽白志犹强。离休自应挥余热,记取清风晚节香。

  这是虞肯堂在1990年10月将要退出第一线时写的一首诗。”

  妻子赖婉芬追忆丈夫:“最欣赏他全心投入事业”

  赖婉芬在追忆丈夫一生时,语气里全是骄傲。尽管熟悉虞肯堂的人都知道,他对老伴、对儿女,想得实在很少了。

  当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去参加土改,那时,妻子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他一去就是两年多没回家,妻子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硬是顶了过来。后来,他去石牌办华师附中分校,以及在梅花村华师实验学校,每月他把工资往家一放,什么都不管了,抚养儿女,供养父母,支持弟妹读书等……全由妻子包办了。1961年他肝炎初愈,妻子担心他身体顶不住,还让两个读小学的女儿去学校同住照顾他。孩子虽小,还会为他打开水、打饭,使他下班后能按时吃上饭。

  这些事情,赖婉芬说得很轻描淡写。有没有怨过他?赖婉芬笑笑说,“我最欣赏他这一点,全心全意投入事业。男人就应该这样。”

  “死也要死在祖国”

  虞肯堂晚年移居美国,确诊肺癌后当即决定回国

  1991年4月,虞肯堂以70岁高龄离休。离休后,他也闲不下来,继续在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生青少年科技活动顾问组等教育机构担任顾问。

  1994年9月,他和老伴移居美国与儿子同住,其间一直想念故土,并与老伴商量,今年9月份就回国定居。今年4月份,虞肯堂在美国确诊肺癌,并已经转移到骨头,他当即决定回国:“死也要死在祖国”。回到广州住进省中医院的那天,他对前来探望的广州大学的同事们说,“我安心了,终于回到组织怀抱。”

  在美国时,虞肯堂曾对老伴说:“我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工作上我已经尽力了,死后把我葬在中国吧。”

  如今,虞肯堂的墓碑正静静立在祥和永久墓园,注视着这片他热爱的故土。

  A40-41版采写:本报记者方夷敏

  图:

  本报记者李向新翻拍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