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诚信创奇迹 全靠素质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08:32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追击《无人卖报摊三年从没少过钱》

  王波的“诚信报摊”无人卖报,3年来从未丢失1分钱1份报纸,创造了一个诚信奇迹(本报昨日报道)。昨(1)日下午1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王波所在的无人报摊时,报摊上的350份报纸已经全部卖完,王波像往常一样在一旁数着卖报的钱。

  “眼镜儿,你现在成名人了,今天来买报纸看你报道的人多得很,你这个报摊以后生意肯定更好!”旁边干杂店的周老板冲着王波开起了玩笑。

  小区居民:习惯成“诚信”

  “其实你们来采访,我们还觉得有点奇怪。”从菜市买菜路过的刘大姐说,她每天都在王波的报摊买报,已经两年多了,买报时自己给钱都成了习惯,大家都非常自觉,“没人不给钱!买东西给钱,天经地义,有什么奇怪的?”

  记者接连问了好几位路人,都觉得很正常。“没什么原因,反正拿了报纸再把钱丢进去。”小区住户何景的回答更是干脆明了。

  社区主任:居民素质高

  面对众人的“习惯”一说,记者决定弄清一个问题———小区里到底住着什么人?金泉街道迎宾路社区主任陈大莉介绍说,“近郊名居”是一个农民拆迁安置小区,占地300多亩,有75栋房子,加上外来人口,整个小区人口近1万。小区里的住户主要收入来源是靠房屋租赁和外出打工,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出生,家庭条件也非常一般。

  记者提出是不是因为报纸才5角钱,所以没有人去拿?“不是5角钱的问题,超市里面一两角钱的东西都有人偷呢!”陈主任觉得“奇迹”的产生并不是东西的价值,而是一种公德心的体现,“我们是农民,但素质就是高!”陈主任笑着说道。

  其他报摊:不信自觉给钱

  成都市双桥子汽车站附近的人流量很大,附近也有许多的报摊。报摊摊主罗大姐在看了“诚信报摊”的报道后,摇头称自己决不会办一个“无人卖报”。罗大姐说,她3年前在此卖报,从来没有丢失过一份报纸,那是由于她一直守在报摊旁。她说,“无人售报”对人的道德要求很高,她自己绝对不相信买报的人会很自觉地给钱。

  “偷报纸不可能,但要他自觉给钱买报,我就不放心了!”一售报亭的老板蒋先生称,像汽车站这样的地方,鱼龙混杂,如果开个“无人售报”万一都不给钱就不划算了,“小本生意亏不起,不想去试,我也不相信人会自己给钱。”

  □专家解读群众有意无意“监督”报摊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无人报摊的“诚信奇迹”,充分说明了整个小区大环境下的人具有良好的公德心。以前人们总认为:人一旦缺少了某种监督,就不会自觉遵守某些规则,但小区居民用3年的时间对此进行了反驳。

  此外,王波在几年的时间里,用他的勤奋和热情打动了周围群众,同人们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因此,报摊即使在无人的情况下,群众之间也在有意无意地对报摊进行“监督”,也算是对王波为人的一种肯定和照顾。“虽然小区居民大都是农民出生,可能文化素质不高,但公德心跟文化素质是不一定成正比的。”王波的“诚信报摊”用3年时间创造了“奇迹”,这种“奇迹”的前提是建立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

  早报实习记者李震记者陈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