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聋人“听不懂”电视手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3日14:20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孔同报道

  如果连聋人都“听不懂”电视手语节目,那么这个节目还有谁来看?“事实上,上海的聋人都打上海地方手语,他们宁可看有字幕的节目,也不愿意看他们并不熟悉的中国手语节目。”上海聋人协会的手语翻译边海琴说。目前在上海,使用“普通话”版本中国手语的聋人并不多,对外交流成为聋人的一大难题。

  聋人交流遇“方言”难题

  大多数健康人可能会这么想:聋人之间用手语进行交流,和外地聋人也好,和外国聋人也好,肯定要比健康人方便。但事实上,即便是手语,也有上海、北京、福建等各地的“地方方言”,如果要和外国聋人交流,更要使用一种国际手语。而在上海,懂得中国手语“普通话”版的聋人比例并不是很高,至于想和外国聋人“说话”,懂国际手语的聋人更可能不足10人。

  “它们的打法不完全一样,由于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聋人之间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边海琴向记者介绍道,上海聋人和外地聋人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磨合”,一般的交流如衣食住行之类,没有大问题,但如果两人想要交流更深刻或更细致一些的思想,这就变得困难了。

  方言限制“普通话”推广

  正因为聋人们操着“方言”,不少学习了“普通话”版手语的志愿者在为聋人服务时,总觉得困惑:“为什么我们还是‘听’不懂彼此的语言?”这常常令志愿者觉得沮丧,不要说是充当聋健双方的翻译,就连他们自己也难以“听”懂聋人的意思。

  边海琴说:“从1956年起就开始统一中国各地的手语,但目前中国手语的推广度还是不够,各地的聋人更喜欢使用本地‘方言’。”由于沟通范围的局限,大多数上海聋人缺乏使用中国手语的机会与意识。

  不少聋人尽管在学校里学习了中国手语,可一旦与朋友、家人交流,还是习惯性地使用本地“方言”。时间一长,等到要用“普通话”时,他们往往显得笨拙,手势也不够规范,致使彼此难懂对方的意思。

  “聋人教聋人”效果更好

  上海聋人协会主席陈捷也是一名聋人,他曾兴致勃勃地学过中国手语和国际手语。他表示,学习好这两种通用语言,对于聋人来说,就好比健康人会说普通话和英语一样必要。

  在推广中国手语的过程中,陈捷一直坚持应该采用由聋人担任教师的办法。边海琴告诉记者,目前在很多手语课堂里,都是由健康人来教授手语。复旦大学一位教授曾经尝试邀请了两名聋人来教健康人手语,没想到效果格外好。由于不能用声音交流,参加学习的健康人都全神贯注在聋人老师的手势上,大家学习得十分到位,也能用心去理解聋人的内心世界。

  “在推广中国手语时,如果使用聋人自己教聋人的办法,最后让聋人担任手语考核评委,那么,推广效果一定会更好。”边海琴说,“毕竟聋人之间彼此更能通过手势和表情来进行沟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