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失而复得的“儒商”帽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0:55 沈阳网-沈阳日报

  从子贡算起,山东人把“儒商”这顶帽子弄丢了2000余年。最早的富商陶朱公是商业的大户,只能称为争鸣百家之中“商家”。有“政府”背景的子贡却不同,他信奉儒家思想,在山东地区从事“物流业”,成为中国第一位“儒商”。

  实际上,在列国混战、各国资源需要交流之际,各国囤积商品的商贩应当很多,子贡却有独特的“儒商”基因:首先他有“商家”的技术性手段,仓储管理,物流管理,现金

流的管理等;更有儒家的思想,他有过出巨资赎回一批鲁国奴隶的善举,了解孟子所说的商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商道———“诚者,天之道也”。

  可以看出“儒商”产生的地域特点,在横跨数千里的大物流中,在财源流动的主干道上,“儒商”却是严守着仁、诚等儒家准则。奇怪的是,子贡以后山东就再难有真正的“儒商”。自从汉武帝打通了“环渤海经济圈”,以及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以后,山东成为全国乃至于东亚物流业的中心,但是他们“儒商”的风头却没有再现。

  “儒商”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经济史上每次“儒商”的爆发,都包含文化上和经济管理领域的进步,与商业思想的圆融等种种苛刻的条件。明代王阳明提出了新儒学,造就了晋、徽儒商的辉煌。晋、徽商人弄明白了儒家荀子“义利兼有,以义制利”的义利关系,坚守“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饰价为欺”的商业操守,他们的生意做到全国,甚至垄断了对俄恰克图的贸易,建成了辐射欧亚的商圈。

  纵观古今中外,中国“儒商”算不上最优,却代表了中国商人的“道”,成为最符合中国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的商界精英。在山东,海尔的员工称张瑞敏为“传道士”,给他戴上了“儒商”的帽子。作为资产千亿的企业老总,张瑞敏提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用儒家思想的轨迹推进海尔进入全球名牌战略。哈佛商学院把他“人为本”的管理经验编入教材,张瑞敏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不仅具有民族特色,更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管理。

  在当前国际大物流充分展开之际,《恒源祥21世纪战略蓝图》中提出从“‘民羊’到‘儒商’”的转变,将使恒源祥从面对国家民族的“民羊”变成面对世界的“儒商”。恒源祥说出了张瑞敏没说出来的话———“儒商”不是不去发财,而是找到国家之利与企业之利的最恰当的中间点。山东人看重“儒商”这顶“帽子”,证明了山东人在文化战略与经济思想上的巨大突破,也让众多的企业家看到,成为“儒商”的必备条件。本报记者傅淞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