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永泽日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2:5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永泽日课
何永泽的临摹作品长期出差,月下黄昏不免感到寂寞。于是铺纸练字,不知不觉就对书法产生了兴趣。这两年,我经常打电话请教书法家何永泽,也经常拿上习作让他指导。何兄看过我的作业之后曾经对我说:“学习书法,难,也不难。一要悟性高、天资聪明;二要有毅力、肯下功夫;三要找好老师与字帖。有时候,三者往往难以兼备,那就只好求诸自己,用勤奋来补不足。”他还引用《礼记·中庸》的话鼓励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何兄研习书法三十多年,桃李遍植山西和北京,培养了不少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大展、大赛获奖者。卓然成家的他对求教者循循善诱,对自己要求更严。他每天临习魏碑、行书、篆书,还经常写经书、草书,完成这几门功课要用两三个小时。在他的书桌上我看到过一张发黄了的纸,上面分类记着他多年以来临写过的各种碑帖,总数在六十余种。在世事纷繁的环境里静下心来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数十年如一日,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经和他在一块儿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中午吃完饭,小年轻打扑克,中年人昏昏欲睡,何兄每天挥毫练字,一练就是一中午,从来不知疲倦。记得有一次到他家,桌子上铺满了字帖和纸,只见他满头是汗,腰间紧紧裹一条叠着的毛毯,上下扎着两条皮带,好像古代武士的模样,感到十分诧异!一问才知道,他腰背疼得起不来床,几乎撑不住自己的身体,为完成每天的写字功课,不得不采取土办法,把自己“箍”了起来……

  何兄习字主张学谁像谁,学习哪本帖就要像哪本帖。临习的过程中,尽量忘掉自我,专心致志领悟前人的笔法结构和规律特点,改变自己的不良书写习惯。他对所谓“遗貌取神”的“意临”不以为然,认为那更多的是在为功夫不够寻找借口;他也不轻言创新,认为汉字自晋以来,基本形态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化,只是后人的审美取向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主体未变的情况下,轻言创新会误入蒙昧与轻狂。他曾经笑着说:“如果把古代的名帖名碑当作神灵,每天沐手焚香,顶礼膜拜,精诚所至,早晚有一天会在笔底下显圣,写出好字来。”

  长期习字,他总结归纳出许多宝贵的见解和经验,几句话就能概括出一种字体、一种帖的特点,跟他学习过的人称之为“心钥真言”。譬如,他在讲魏碑的时候就告诉过我:“三角成点,三笔成画,分析线条,疏密穿插,回锋铺毫,中锋缓运,方圆结合,转折凌厉,中宫收紧,四六分成,突出主笔,伸展撇捺,左低右高,斜正相依,轻重提按,大小变化……”照着他说的办法使我这个书法门外汉短时间内收益很大。

  何兄真草隶篆四体兼擅,诗书画印样样皆能,作品流传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人们的珍爱。可他从不把自己当作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五十有五还总是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过着三更灯火五更鸡,孜孜不倦的学习生活。这使他不只在书法艺术上,也在医学、文学几个领域都获得过成功。我也曾大学任教,也曾游学英伦三岛,接触过许许多多学子和学者,像何永泽这样勤奋的人真是第一次遇到。

  何永泽写字几十年,临习的字纸能麻袋装、汽车运。可是在外面,人们只看到过他精美的作品,从没有看过他每天临习的功课。2005年底在他家,看到书房里堆着一摞摞、一捆捆的字纸,初学乍练书法的我仗着多年交情,一个劲儿地就向他要,他执拗不过,只好抽出几张给了我。几纸到手,我站着不走,又让他写了一个签条儿。

  回到驻地,我让人将几张纸裱成了一本精致的册页,置于案头,用做学习的参考,更重要的是想把何兄的精神置于座右,作为自己人生的动力。

李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