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5:07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
[能源、资源的瓶颈正日益凸显。到“十一五”末,我国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下降20%%,占社会总能耗30%%的建筑业,必须率先掀起一场节能风暴——] 楼市一派火爆与喧嚣。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座座时尚、靓丽的花园式小区不断涌现。“十五”期间,我省新建住宅超过1亿平方米。但令人遗憾的是,节能建筑寥寥无几,全省新建节能建筑不及5%%。如何让人们明天住上更节能的房子? 节能住宅为何难见踪影 中科大旅欧回国的李女士想在合肥购房,看了各式各样的小区、公寓,始终不很满意。“这些房子保温隔热性太差,现在明明不是很冷,可是走进房子里都凉飕飕的。国家不是正提倡节能环保吗,为什么节能住宅这么少?”她困惑地对记者说。 各种楼盘、小区层出不穷,为什么节能住宅却难见踪影?一个很大原因是价格提升。节能住宅因为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每平方米的造价高100~200元,售价则比普通住宅高出300元以上。房价本身就存在虚火,房价再一加码,消费者难免望而生畏,开发商自然也失去了利益驱动力。“其实,住节能住宅,长远看消费者绝不会吃亏,因为能耗支出较小,六七年里消费者就能收回成本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会长涂逢祥解释说。 在金融、税费政策上,目前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合肥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张惠尖锐地指出:“比如银行贷款,不但对节能建筑不倾斜,有时候反而不愿贷款给节能建筑项目,担心房子卖得不好,贷款难以回收。” 一位业内人士又举了一个例子,由开发商进行全装修房不但可以节省大量原材料,还可为消费者节省20%%以上的装修费,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计税征收办法成为一个“拦路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的纳税基数一同增加,出现重复计税。由于售价提升,购房者的买卖契税也在增加,加重消费者的负担。 在技术上,我省节能住宅应用也仍然有一些课题亟待解决。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问题,建筑设计与生产难以很好地融合,节能门窗产品难以达到技术标准,住宅新风系统投入过高,难以推广等。 此外,消费者对一些节能建筑敬而远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建筑节能率,国家规范中虽有明确规定,但目前我省缺乏完善的检测与认定。楼市所谓的“节能建筑”,一些只是开发商炒作概念瞒天过海,或只是应用了几个单项的节能技术。实际上,住宅节能是一个严谨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整体节能配套设计,只单项的节能技术应用,很可能造成节能失败。市场上鱼目混珠的“节能”招牌不清理,只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信心。 节能风暴即将来临 11月下旬,古城安庆,寒风料峭。我省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会议提出,筛选符合安徽地域特点的工业化、标准化、模数化的节能省地型住宅建造体系。 省建设厅不久前已明确表示,在两年内,全省城市包括县城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要达到60%%,省会合肥达80%%;新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80%%,合肥达90%%。到2010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推行节能50%%的国家标准。在这次现场会上,省建设厅厅长倪虹郑重宣布,今后,对节能设计不达标的设计一律亮“红牌”。对达不到节能标准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 “首先要对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省建设厅一位相关负责人强调,要从大城市强制执行开始,再发展到小城市,进而推广到广大城镇,并对农村起到示范作用。 “建筑节不节能,消费者要有知情权。”据介绍,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对节能住宅的检测与认定。建设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是节能住宅的国家标准。3年以后,我省50%%的新建住宅通过这个标准的认定。此外,我省还将探索推进住宅一次性装修,区分工业化、菜单式的装修和消费者个性化的装饰,到2010年,全省力争消除毛坯房。 安庆“香樟里·那水岸”小区。记者走进一间样板房,空气清冷,室内墙壁一片冰凉。而走进隔壁的另一间房子,立刻感觉融融的暖意扑面而来,气温比第一间至少高六七度,内墙触手温热,冬天,仿佛已被关在门外。两间样板房,一间是俯拾即是的普通住宅,另一间是这个小区即将大面积修建的节能住宅,采用了近20项节能新技术。 “香樟里·那水岸”小区是建设部康居工程试点,目前,全省这样的试点小区共有4个。据了解,从明年开始,我省大多数省辖市都力争有一到两个项目列入试点目录。“加强项目示范引导,改变节能住宅消费者不愿买、开发商不愿建的现状。”省建设厅一位负责人表示。 “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不仅是出于节约资源、能源考虑,更重要的是居住健康的需要。”涂逢祥强调,人们觉得节能建筑会降低舒适度,纯粹是一种误解。像在安徽这样冬冷夏热的地区,房子保温隔热性差,空气不流通,人感觉难受,也易生疾病。节能建筑空气温度舒适,建筑壁面温度与人体进行的辐射热交换也相对较少,对人的健康大有帮助。 这位专家强调:“建筑节能,一是大势所趋,二也将是民心所向,很快就将变成浩浩荡荡的产业发展潮流。”开发商和消费者,一定要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