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眼花缭乱,缤纷绝技只此一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9:1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 大型专题“非遗在江苏·13城市同题采访”艺匠篇的推出,在读者中间引起前所未有的反响。“真的没想到,这些听起来像‘神人’一般的能工巧匠居然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不少读者在给《金陵晚报》打电话的时候,感慨万分。大家认为,既然已经发现,现在保护起来也不迟,千万不能让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再孤独传承了,应该将传承人和他们的手艺一起视同珍宝,发扬光大。

  相对于艺匠大师们的独门秘笈,南京的织云锦、打金箔,扬州的“三把刀”……江苏各地都有一些堪称绝技的手艺、技能,这些更近乎产业化,但是也仅限当地所有,只此一家。大型专题“非遗在江苏·13城市同题采访”今天推出第四期——绝技篇。

  南京:一两黄金覆盖一亩三分地

  □金陵晚报记者刘泱

  南京民间的手工艺种类繁多,能称之为“绝”的,打金箔应该算一个。倒条、下条、拍叶、做捻子、打开子、出具、切金箔……在龙潭、江宁等地,金箔的生产过程至今仍沿袭古代的这些工序。如此一道一道打出来的南京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民间流传,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覆盖一亩三分地。记者获悉,金箔生产仍有大量的工艺流程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最典型的就是这门绝技的核心秘方——乌金纸,堪称举世无双。锻制金箔时,要用乌金纸包好金片,通过几万次锻打制成15厘米见方、0.12微米厚的金箔。这要求乌金纸耐冲击、耐高温、薄而不破。省档案局征集处林越陵处长告诉记者,不久前她和同事去征集金箔的档案,在金箔厂车间参观时,工人把一块约4厘米见方的金箔放到她手中,没过一会,这块小小的金箔竟然被体温熔化成一条金线。

  目前南京的金箔产量,大约占到全国市场的90%,世界金箔总产量的70%。举个例子,1953年以来,北京所有文物上的金箔基本上都是来自南京。正在维修的天坛建筑群中,小到大门上的门钉,大到斗拱、龙柱、匾额、藻井,无不需要用金箔来体现皇家气派。不久前刚刚完工的天坛祈年殿,就用了20万张南京金箔。

  如今不少专家都认同,南京的龙潭是中国金箔的起源,并且这门技术距今已有千年。随着传统手工艺人的逐渐老去,打箔的绝技也面临着流失。为彻底挽救古老文化,南京不久前将金箔锻制技艺申报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顺利获得通过。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也称,建立金线金箔手工艺博物馆已经纳入该厂的工作日程。

  无锡:竹刻家必须工书善画

  □江南晚报记者叶风

  无锡的泥人大家都知道,但无锡的竹刻这门技艺知者甚少,在这次省级非遗名单中,竹刻位列其中,这表明了竹刻在“非遗”中的地位。这些丰富的技法就将成为竹刻最宝贵的技艺“财富”。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竹刻艺术分为嘉定、金陵两大流派;清代后期,嘉定派竹刻衰落,艺人分散到江浙一带。

  无锡是近代江南竹刻的主要产地之地。无锡竹刻创始于明代,是无锡地区重要的传统民间美术品种,又是江苏竹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明代,无锡籍著名竹刻家张希黄创立的留青浅刻山水技法,在中国竹刻史上起到垂法后世的示范作用。近现代无锡竹刻的传承和发展与一个家族有着密切关系。因这一家族以“双契轩”为斋号,故世称“双契轩”竹刻。“双契轩”竹刻由张瑞芝、张契之父女创立,乔锦洪、张英媛夫妇继承家学,现今已传至第四代乔瑜。

  无锡的竹刻发展与无锡的文学、书画艺术氛围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双契轩”的竹刻家都工书善画,通诗能文,创作出的作品既文气又雅气。目前传下的有阴文浅刻、毛雕、留青浅刻、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等8技法。

  据了解,传统无锡竹刻有11种刀法,其传人乔锦洪正在尝试逐步恢复。

  镇江:挑花远看似国画

  □京江晚报记者竺捷

  上党挑花流传于镇江丹徒区南乡上党镇及其周边地区,是当地妇女日常习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独具魅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但多年来外界所知不多。

  挑花重挑,分平挑花和十字花两种,即在平布上依纱眼用绣花针扣上十字形,以此为骨架,填置上多种花纹。挑花技术性很强,先把白布或蓝布固定在竹架上,再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纬线网格上,形成色彩绚丽、立体感强的各种图案。一根细针,几股彩线,一块方布,就能在挑工手中变幻出五彩缤纷的图案。由于挑花全部是由人工一针一线挑制出来的,所以图案色泽鲜艳,明暗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精美绝伦的国画,洋溢着浓浓的乡间情调。农家女从小即拿针走线,挑花成为当地妇女人生礼仪风俗的重要佐证之一。最早的上党挑花大多绣在妇女的头巾、鞋子、围腰上,在所有挑花绣品中,绝大多数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用品,如帐帘、枕套、床单、鞋垫、荷包等。上党挑花图案题材广泛,它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再加以适当的变形、夸张和各种概括性手法,形成了特殊的装饰格调,观赏性极强。上党挑花多取吉祥吉庆、幸福美满、福寿平安之意,蝙蝠(福)、桃(寿)、桂花(贵)都是其常见图案。民间挑花一般不用底稿,按创作者自己的意愿即兴创作,自由发挥。而如今,上党挑花也用上了电脑技术,先期的图案设计完全由电脑出样,再由人工按照布上的图标精心绘制,所以图案的逼真度大大提高,内容也更加丰富。

  常州:让刺绣“立体”

  □常州晚报记者朝晖

  上世纪20年代,一种充满新兴艺术风采的绣种问世,这就是常州人杨守玉女士对中国传统刺绣进行大胆革新的结晶——乱针绣艺术。随着乱针绣的横空出世,“平面”了千年的绣画一下子“立体”了起来。

  乱针绣主要取材于油画,它讲究色彩效果,画理也来自油画,但它绝不是油画的简单临摹和翻版,而是艺术的再创作过程,乱针绣风景一般以油画稿和摄影稿为主,绣前要先画好素描稿和色彩稿,经过反复酝酿表现手法与工序步骤,做到心中有数才可动手。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用刺绣来表现各类物体的光色透视效果,使作品具有层次分明、质感强烈、色彩丰富的特色。

  乱针绣人物现在一般采用统一的斜丝理交叉线条绣,因人分男、女、老、少,态有喜、怒、哀、乐,而且神态亦因人而异,所以人物绣的难度较高,特别是肖像绣,要达到“神形兼备”不是件容易的事。乱针绣与平绣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精心表现真实世界的三维空间感,表现光影的神秘魅力,表现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色调,乱针绣不满足于对某一事物的塑造,而是要在有限的方寸中包容该事物以及它所处的空间,因此常用它来表现各种风景、人物题材的作品。

  因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制作周期相对较长,故从事乱针绣艺术工作的人数相对较少,成功的乱针绣艺术精品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常州于上世纪50年代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工艺美术研究所,由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教授亲自传授与指导。

  淮安:博里的农民爱作画

  □淮海晚报社顾玮

  腌白菜、打谷晒场、纳鞋底……这些农村常见的活计在他们的笔下成了生动的画卷。它是一朵民族民间艺术奇葩,它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民间绘画风格跻身画坛,蜚声中外,成为我国民间绘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这就是博里农民画。

  淮安市楚州区向东南约30公里,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画之乡——博里镇。农民业余爱作画,田头地上,灶壁屋墙,随时画上几笔,内容除传统的吉祥如意之类外,多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1949年后改在纸上作画,逐渐发展为农民画。博里农民画的作者大多没有受过专业院校的系统训练,所凭借的是发自天性的真诚、悟性、眼力、手功,没有严格的比例、解剖、透视,只是依靠审美直觉来构图、造型、设色,以乡土文化为基础,创作别具一格的既有强烈的农村生活气息、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又具有现代韵味的民间绘画作品。

  剪纸、刺绣的民间艺术也成为博里农民画的一大特色。传统的剪纸、刺绣在当地流传甚广,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作者们把这些有意无意地运用到绘画中来,使画面富丽奇伟、别致动人。

  宿迁:一枚桃核雕出八洞神仙

  □宿迁晚报记者陈泓江

  “小桃船,两头弯,能渡孽海免灾秧。要问产地在哪方?江苏泗阳云渡庄。泗阳县,古桃源,桃树总有千千万,千千万,万万千,四十九里不见天。”这是流传在泗阳县临河镇云渡村的民谣。如今,云渡人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技艺,在小小桃核上做出了大文章,他们的祖传桃雕技艺成为了我市首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项目工程。

  早在明朝,泗阳县桃园滩及黄河岸云渡口一带居民,除以种地、植桃为主要生活来源外,还利用农闲季节,把人们随地抛掷的桃核捡起来,雕刻成桃篮、桃锁、桃船、桃猴等工艺品,作为副业收入。因本地方言“核”与“猴”读音相近,而雕品中又有“猴子”,故人们把所有各类桃雕,通称为“桃猴”。

  在旧时代,桃雕粗品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小商贩远销外地,作为婴儿扣手脖、姑娘系荷包、老人挂烟袋的装饰品。

  直到1973年,泗阳桃雕才被外贸部门发现。当时,上海来几个搞民间工艺的专业人员,和云渡口的桃雕能手,坐下来共同研究,精心设计出八洞神仙、十二生肖、十八罗汉头像、猴子背鱼、熊猫吃竹、凤凰牡丹、双喜花篮等二十多种新颖款式。

  值得介绍的,还有一件特殊精品。巧手们能把“八洞神仙”集中雕刻在一枚桃核上。张果老倒骑毛驴,瞻前顾后;吕洞宾仙风道骨,宝剑斜背;蓝采和手捧花篮,翩翩起舞……

  扬州:理发刀“宝刀不老”

  □扬州晚报记者王鑫

  谈到扬州民俗,谁都会想到“扬州三把刀”。理发刀、修脚刀、厨刀,刮个面、泡个澡、吃顿清淡宜口的淮扬菜,每把刀都精雕细琢出扬州人的精致生活。在这三把刀中,又尤以“理发刀”关系着面上的光鲜,马虎不得。

  在老店里,看老师傅为客人刮面,是一种享受。两位60多岁高龄的仇师傅、高师傅,就是靠着手上一把小巧的刮面刀牵住了几十年的老顾客。顾客平躺在靠椅上,运刀的师傅精心细作,享受的顾客心旷神怡。

  现年63岁的潘继凌,从18岁开始学徒。在他的记忆中,扬州理发刀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文革”结束,扬州理发在全国率先恢复了“烫发”的技艺,全国各地的客人都慕名前来,特别是文艺界的演艺明星们,参加演出前,都要赶到扬州来烫发。紫罗兰、大华等理发店前,往往凌晨5:00就排起了长龙,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客人,还必须要凭着单位的介绍信才能烫上头发。当时扬州理发师傅,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属于社会的上层。潘师傅还记得当年工资每月38元,奖金能达到137元。

  创新是每个理发店寻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上世纪90年代,女士都流行烫着“大波浪”的发型,但由于戴头盔不方便,让很多爱美的女士尤为两难。潘师傅就根据麦穗下垂的样子创造出“穗发”发型,不影响戴帽戴头盔,很快就风靡全城;最近,潘师傅又创造出“螺旋烫”的烫发新技巧,可以让烫过的头发更好梳理。这些老艺人,正在用自身的经验、对理发的感悟,推动着扬州理发刀新一轮的发展。

  苏州:缂丝传人进京补龙袍

  □姑苏晚报记者李龙兴

  前不久,北京故宫派员慕名赶到苏州相城区张花村,请缂丝世家第四代传人王嘉良仿制明朝龙袍和修补一件清朝龙袍。之后,王嘉良和大儿子接连五次进京,终于签下业务合同。记者前往他家采访时,老王正在缂丝机前研究仿制技法,准备这两天就着手制作明朝龙袍样品。

  今年7月,张花村王嘉良家突然闯进了四个陌生人,他们是受故宫博物院委托前来专门找王嘉良洽谈仿制、修补龙袍业务的。在参观了老王的“缂丝工作室”后,要求老王带着自己做的缂丝品赴京谈判。过了半个月,老王便与大儿子携带着缂丝样品第一次上京,故宫博物院负责人看过样品,盛赞王嘉良的缂丝技艺之精湛,完全符合要求。

  之后,又为了线色、线径等具体问题,老王又几次上京。但由于故宫博物院不便将业务交给个人去做,要求王嘉良赶快申办一个实体。于是,老王赶紧回苏州专门花一个月时间,办妥了“王嘉良缂丝世家研究室”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全部手续。

  9月初,王嘉良再次上京,以“缂丝世家研究室”总经理的名义,与故宫博物院正式签下了仿制、修补龙袍的业务。第五次进京时,老王和大儿子专程赶往长陵现场查看了那件已经风化了的明朝龙袍原样。这件明朝龙袍以龙、寿、蝙蝠、火焰图案为主,仿制的难度相当大。

  老王告诉记者,接下这桩业务后,他一直心事重重,常常在思考着新技法,在“逼真”两字上下工夫,因为这两件龙袍价值太高了。前天他已去苏州花线厂定制了仿制、修补龙袍的线,过几天就准备教大媳妇先做明朝龙袍样品,然后再修补清朝龙袍。

  泰州:竹泓木船纯手工制造

  □泰州晚报记者张志军徐德龙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咚叮叮,咚咚叮……”一踏上素有“造船之乡”美称的兴化市竹泓镇,你一定会被这奇特的钉制木船的响声所吸引……循声望去,一幅幅“造船图”展现在人们面前——几十座农家的木船厂,沿河边一字儿排开,木匠师傅有的在锯木,有的在刨板,有的在钉钉……

  竹泓镇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当地居民的出行几乎全靠船只,因此催生了造船业的发展。竹泓木船均采用纯手工操作,工序繁复,制作过程中没有图纸,全凭造船师傅的眼光和经验。近几年来,也有部分造船师傅开始借助于一些电动工具,但仅仅局限于开解木料、粗加工等,精准的挖孔、刨光、上漆、钉接和弯曲等工艺依旧凭师傅手工完成。由于竹泓造的小木船小巧别致,受到国内各大知名景区的欢迎。

  由于竹泓的木船制造主要以纯手工制作为主,劳动强度大,工时耗费多,利润较薄。现在专业从事此项工作的木工匠人已不足80人,且年龄日趋老化。

  连云港:海州童子戏绝活不断

  □苍梧晚报记者刘兆亮

  不久前,连云港的海州童子戏以戏曲的名分入围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戏曲,童子戏的唱腔固然有堪称精到之处,但在当地人心中,它最能吊起观众胃口的是不时闪现的绝技演出场景。

  这个戏曲起源甚早,属于傩戏的一支,与古代的巫觋活动密切相关,在清乾隆年间,童子戏的演出已由“娱神”向“娱人”方向发展,渐渐演变为具有戏曲形态的海州童子戏。

  演出的内容多是源于道教故事和民间传说。“有些戏是以曲著称,而童子戏则用技传神。”连云港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张大强向记者介绍。

  施展特技需要一个神秘的阵势。在吸引观众时,许多牛车轮子竖起,排列成云形,上面垫平盖土,观众三面看戏,艺人称之为“车台”。

  “车台”从一个村庄到另一村庄穿梭而过,后面就跟上了一大批看客,找个大场子就可以开演了。

  “车台”上,演戏的人唱腔刚落,就会有绝技登场。“含铲”通常为第一手绝技:从幕后跃出几个手持锋利铁铲的赤膊青年,一番打斗之后,又跃出一青年,其余三人目光传意之后,手中铁铲交错“飞”向了后来者。

  只见受侵者张开大口,将铲尖稳稳含在口中,口中绝无一滴血渗出;第二手则是“砍刀”:一人身下架着钢刀平躺于台上,两人手持砍刀,用刀背猛砍其肋部,边砍边口中喊着唱腔。

  最为精彩的当是“咬鸡”的场面,这道特技代表着祛除百病的祈愿。

  一演员握住活鸡双腿,在祭台上放一口白碗,就在活鸡挣扎扑腾间,那演员跨出一个箭步,一口就找准鸡头,将其在瞬间咬掉,血如泉涌一般喷洒于祭台上的白碗中。

  此外,在童子戏中,还有一些诸如“口吐白丈”、“口喷烈火”等精彩的表演。

  目前,童子戏濒临灭绝,虽入选非遗名录,但终因绝技的表演需苦练方可登场,所以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

  连云港尚存的一些非专业演出队伍中,只有年纪稍大的演员才能场上献出特技,总体来讲,童子戏中暗含的绝技已经逐渐淡了,有时候该出手绝技时只象征性地比画几下就过去了。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