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手机生产基地落户河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9:14 南方日报

  六个“既要又要”诠释后发地区科学发展要义

  广东手机生产基地落户河源

  “十一五”期间可实现手机年产量2500万部,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科学发展看南粤

  本报讯(记者/陈韩晖甘超强通讯员/谢雨)在2006年“后发河源”经贸洽谈会召开前夕,河源市双喜临门,一举拿下两个全省唯一:经省信息产业厅批准,我省唯一省级手机生产基地——“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我省质监系统唯一的通讯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双双落户河源。这为河源做大做强以手机及配套产品生产为主的主导产业注入了“强心剂”。

  据悉,目前已有西可、中宝等11家手机及零配件生产企业落户河源市高新区,投资总额达1.65亿美元,预计今年生产手机400万部,手机及零配件年产值达45亿元。本月中旬举行的“后发河源”经贸洽谈会上,又将有一批手机及配套产品制造企业正式签约,其中已有9家签订投资意向,投资总额达2.1亿美元。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河源市高新区手机年产量将达2500万部,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年创税收3亿元以上。河源将一跃成为“十一五”期间广东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手机产业的重要布局之地。

  短短3年多时间,河源市高新区从一片荒山崛起成为省级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这既清晰反映出“后发河源”走过的“园区化、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业化路径,也展示了河源强劲的后发之势。3年前,人们对河源的认识还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全市5个县全是特困县,2002年,全市人均GDP仅4000多元,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4;工业化水平不到30%,而全省早已达到50%。可喜的是,“后无追兵”的河源近年来发足狂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抢搭工业化快车。在短短几年间,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河源市,就有500多个项目落户全市“一区六园”;去年和今年,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投资河源。2003年至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总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8.9%、40.85%、35.2%和38.1%,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到今年年底,与2002年相比,GDP可增加1.2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增加2.5倍,地税收入增加3.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4.5倍。更令外界惊讶的是,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河源空气质量、东江水质等环境质量依然保持着多年前的优质水平。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手机生产企业近年来纷纷落户河源,便是最好的注解。

  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表示,河源起步虽晚但发展起点要更高,发展理念要领先。近年来,河源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的当好“栽树人”的要求,从河源实际出发,提出了六个“既要又要”: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着力栽好经济发展“大榕树”;既要完善设施,又要优化服务,着力栽好提高发展竞争力的“梧桐树”;既要跨越发展,又要确保稳定,着力栽好社会安定和谐的“平安树”;既要富县强市,又要富民惠民,着力栽好执政为民的“惠民树”;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着力栽好环境建设的“生态树”;既要激发活力,又要从严治党,着力栽好永葆先进的“常青树”。致力打造“后发河源”,促进了河源和谐稳定发展。省社科院有关专家在考察河源后认为,这六个“既要又要”是河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河源跨越发展的活力之源、潜力之源、动力之源,也是后发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系统全面的诠释。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

  科学发展看河源

  详见A03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