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驾西安看秦砖汉瓦听秦腔秦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9:15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实习记者朱薇整理

  【金陵晚报报道】在冬日静静的暖阳下,驱车去古城西安。看看红的砖青的瓦,逛逛街角薄尘中的古文化小摊,还有老城墙下安详的老人,钟鼓楼旁历史的尘烟……或许,多少次的雨水都没能洗去古城的尘埃;或者,这样的气息仍将绵延千年。安详、沉稳,一如那一卷卷夹着尘土带着书香的古卷。

  道不尽秦俑沧桑

  去西安之前,兵马俑在我脑海里已经幻化成了一座山,一座不可翻越的山。这个用无数生命换来的“世界第八大奇迹”,让任何一个站在它面前的人都显得特别渺小。那血雨腥风的历史巨著,两千多年的滚滚黄土,还有那气势森严的秦军阵仗和摄人心魄的浩瀚国度,岂是书本上几句文字所能描述?而今,这些秦朝的勇士,在这里睁着漠然的眼睛,将满腔的热血,化作一个个俑,辉煌而与世无争。

  在西安,来回穿梭的,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段悠长古老的历史。那和佛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大小雁塔,让人一圆重回大唐之梦的芙蓉园,都在邀您和历史对话。

  走不完秦砖汉瓦

  西安到处是四方的城墙,城墙是灰色的,偶尔有一段尚未修缮的,露出黄土的颜色。走上城墙,扑面而来的风沙让我恍若与秦汉雄风盛唐气象不期而遇,这些绵延起伏的城墙,让我的心为它的苍茫雄伟而莫名兴奋。

  站在西安的城墙上,哪怕不是脚踩秦砖汉瓦,但只要想象一下秦始皇与汉武帝,就足以让人豪情激荡。从小在南京的古城墙脚下长大的我,对古城墙有特殊的情结。和让我感觉宁静安定的金陵城墙相比,西安的城墙更能激起我的满腔豪情。

  西安的城墙像历史盖在黄土地上的一枚印章,置身其间感觉吹过来的风都是历史。沿着城墙溜达,一种游走于前世今生的感觉,占据了我的整个思绪。

  唱不休秦腔秦韵

  去西安的理由有很多种,但仅有一个也足够。这仅有的一个,就是让我魂牵梦绕的秦腔。朋友说,你一个江南女子,怎会对西北黄土的腔调感兴趣?我不语。这戏剧中的摇滚,唱得人酣畅淋漓,或悲呛豪迈,或委婉细诉,秦腔的曲牌也有激越奔放、婉转如丝之分。作为中国戏剧的鼻祖,秦腔的美,怎是我一个外行人三言两语能道破的?

  常听人说,吼一声秦腔,身轻气爽;听一段秦腔,余音绕梁。人说,吼两声秦腔,比吃两碗面还美。都说秦腔是秦风秦韵之声,这话我觉得一点也不虚。秦腔最适合在室外搭台演唱,在夜色之中高亢的曲调远远地回荡,演员的胸臆才会开阔,观众的遐思才会飞得更远。可惜那样的高远意境,对于我这个西安的过客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求了。

  自驾路书:从南京出发上二桥,下桥后在雍庄互通(立交桥)处,上往蚌埠、洛阳方向的宁洛高速,一直到洛阳。再上连霍高速到西安。单程约1200公里。回南京时按原路返回即可。

  中原特产:不可不买

  稠酒:是西安特有的古老名酒,因乳白粘稠而得名,酿造历史悠久。酒液中加入桂花后,即为黄桂稠酒。其色白如玉,清香绵甜,醇厚爽口,具有健脾开胃等功效。

  秦腔脸谱:秦腔脸谱是以秦腔戏剧中的人物为依据而制作的,色彩运用上讲究红忠、黑直、粉奸、金神的人物特征。不仅是一种小巧精致的工艺品,还是研究秦腔艺术、民俗风情的珍贵资料。

  西凤酒:西凤酒产于凤翔县,属于复合型白酒。酒色透明,清香甘润,喝了不刺鼻,不呛喉,余味绵长。适时饮用,有活血驱寒,提神祛劳之益。

  仿秦兵马俑:随着秦兵马俑的发掘与展出,秦兵马俑复制品也日渐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和礼品。仿秦兵马俑满足了中外游人的购物需求,使秦俑走出陕西,遍迹世界。

  木版年画: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凤翔木版年画,格调豪放、刀法简练概括、线条刚劲有力,是我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之一。

  西安美食:独具特色

  提起著名的西安小吃,你一定要去回民街。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有梆梆面、柿面糊塌、凉皮、炒粉鱼、锅盔、千层油酥饼等,都独具特色。

  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腊汁肉:是一种用酱锅酱制的酱汁肉,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美。

  牛羊肉泡馍:西安著名小吃。肉烂汤浓,冬季食用最佳。

  灌汤包子:包子鲜香肉嫩、皮簿筋软、外形玲珑剔透、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

  臊子面:臊子面历史悠久,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称。其特点是汤多面少且油多,面条热得烫嘴。

  酸汤水饺:是把羊肉水饺放在特制的酸汤内食用。

  麻食:一种面制品。先用大拇指把面搓卷成枣核形中间空心的面卷,再和炒菜一块烩制而成,普通家庭常以此调剂饮食花样。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