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一把手的提名权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9:38 东方网

  吴兴人作品

  山东省齐河县一个农民时国祺靠伪造县委书记的签字,上演了一出假签字办成真调动的喜剧。他居然把三十多名群众调进机关工作。时国祺还把自己办进了审计局,把妻子办进了劳动局,也靠了一个假签字。

  这个农民尽管文化程度不高,骗术水平不高,但他的脑子很灵,发现了县委书记的提名权可以利用,一个签名,胜过各种手续的审批,可以路路畅通。因此,时国祺用一张纸、一枝笔,做起了这种无本生意,屡屡得逞。

  在各地揭露出来的卖官案件中,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一把手的提名权成了卖官的重要筹码。你想升一级,我有提名权;你拿现钞来,我有巧安排。一手交钱,一手给官,银钱两讫,公平交易。辽宁省最近查处的两起市委领导腐败案:葫芦岛市原市委副书记李春枝受贿120万元和抚顺市原市委书记周银校受贿120万元,都是利用了自己的提名权,完成了大笔的钱权交易。周银校的5次卖官活动,有2次是在答应了行贿者的要求后,找到当时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徐兴中,将提名变成任命,买者与卖者皆大欢喜。

  时下,选用干部流行“圈子说”,即从小圈子选人,选小圈子的人。进了圈子,才能进班子。但在有些地方,光进圈子,还不一定能升官。进了圈子,再加送上银子,方能步步高升。

  显而易见,一把手提名权问题,已成我国人事制度的软肋,成为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一个薄弱的环节。确定干部人选,市委书记或副书记提名,本来也无不妥,但如果只是一把手说了算,且缺乏监督,那就隐藏着某种危险。如果一把手把提名权变成了商品,把提名权成了钱权交易的一个重要筹码,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层出不穷地发生的大案、要案、窝案、串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那么,谁来监督一把手的提名权呢?靠同级的纪委吗?靠不住。同级的纪委不能监督县委书记。靠本部门的党委成员吗?看来也靠不住。谁官大听谁的。同级的监督既然靠不住,底下的干部和群众又怎么监督本单位的老大。上级党委自然是可以行使监督之责的,但不可能对每一个干部的提名都进行监督。监督者不是权力的委托者,权力委托者又鞭长莫及,权力委托者和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三者之间出现了错位,这就使一把手的提名权失去监督,腐败分子就难以避免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要紧的是,干部的提拔不能靠一把手一人说了算,而要真正通过党委的集体研究决定,不能靠一把手的“临门一脚”来解决问题,而要靠提升干部的组织程序来完成考察和任命。提升干部的组织程序不能成为走过场的例行公事。此外,尊重民意、听取群众意见这一条,也不能成为摆设。还要想一点办法,使舆论监督要切实发挥作用。这几条真正做到了,也许能遏制一把手手提名权中隐藏的腐败。


作者:吴兴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