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博物馆文化的"四种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9:40 东方网

  陈燮君作品集

  感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第六届“文化讲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论题把我们四个博物馆的馆长聚在一起。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从北京故宫来到上海。近年来,故宫藏

品有三次进入上海博物馆集中展示,上博的工作得到了郑部长的大力支持;下个月,我们上海博物馆将组团去故宫博物院学习。郑部长近年来在研究“故宫学”,常常谈起要“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民族文化”。故宫八十年,其中有沉重、丰富、精彩、新奇,有变迁、新生、护宝、传神,有“那种渗透其间的至今仍然让人感动不已的典守国宝的精神气儿”,有饱汲文化艺术之精华、凸显祖国文明之悠久的先人之智和今人之志。敦煌博物院的樊锦诗院长也是我们上海博物馆的老朋友了,她给自己也给我们出了这样的题目:“莫高窟告诉我们什么?”我想,莫高窟告诉我们:在莫高窟,每天都有盛大的民族文化节日,莫高窟托起民族文化的辉煌,进行中华文明的传承,在莫高窟工作的我们博物馆的同行是幸运的,他们以恪守民族精神为已任,以弘扬中华文化为荣耀。他们的工作条件是艰苦的,他们的人生是美丽的。我三次进藏,多次在布达拉宫强巴格桑主任的办公室里畅谈,我说,您的办公室在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可谓具有民族文化的高度。强巴主任每次在介绍到布达拉宫的藏品时都笑得特别灿烂,在和他的交往中,我被他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心灵的晶莹和坚韧而震撼!

  近年来,我国文博事业发展很快,博物馆文化的思考正在实践中舒展。博物馆文化识读历史,吸纳经典,展示文明,净化心灵。博物馆文化的“四种力量”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形成合力,积累潜力,凸显魅力,形成接力。

  博物馆文化以其民族凝聚力,诉说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003年1月6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然而这一天因为“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上海博物馆落下帷幕而变得不普通。在上海博物馆的50年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展览把闭馆时间定在子夜,让最后一批观众在迎接晨曦时离开,而气氛比开幕式还隆重热烈。在办展的三四十天间,每天凌晨,摄氏零下五度,在严寒中开始形成队伍,直至早上开馆。进馆后,在两个展厅前依然排起长队。在二楼展厅的《清明上河图》前,一排就是几个小时。《解放日报》为之刊登长篇通讯《长队优美——<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的告诉》,记者的文字是客观的,又是深刻的:“不是计划时期抢购凭票商品,不是春运高峰苦候返乡车票,不是房产旺市竞买火爆楼盘。前所未有的长队,史无前例的人潮——上海排队看书画。……一座城市里的这样一支‘长队’,已经远远超越了业界观摩的意义。这是一座城市的朝圣。如果不是因为虔诚,华发老人怎能在零摄氏度中伫立;如果不是因为真挚,花季学子怎能在寒风中守望;如果不是因为景仰,背着双肩包的欧美教授怎能一出机场就奔进了这支队列。……看一次书画展要排5小时的长队,奢侈了吗?不值得吗?5个小时排队,何尝不是5个小时情绪酝酿;5个小时等待,何尝不是5个小时心境净化。珍绝永远是稀缺的,排队也将是必然的。一座崇尚精品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样的长队是必须的、优美的,是最动人的城市风景线。”很快,上海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试验本)、上海七年级中学语文课本(试验本)分别选了有关这次国宝展的文章《百代法书》和《上博今日无眠》。上海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在上博召开了“‘国宝展’引起的文化轰动与干部队伍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座谈会”……“文化热浪”席卷了申城,新世纪的上海完成了一次颇具辐射力的“文化轰动”。这个“国宝展”,打动人的不仅仅是72件顶尖水平的国宝,还有伴随“国宝展”而呈现的民族凝聚力,它诉说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个展览,为何会形成一次“文化轰动”?因为这次世纪大展是国之瑰宝的集中亮相,晋唐宋元的盛大巡礼,千年遗珍的隆重检阅,书画艺苑的旷世览读。

  这一展览所带来的“文化轰动”为什么经久不衰?因为这是民族凝聚力的坦诚聚集,文化能量的整体释放,文化盛事的有效组织,文化关怀的良性循环。

  这一展览明示: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具民族凝聚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书画、民族文化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1世纪的后辈们仍以华夏儿女的名义播扬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博物馆文化的第一种力量是民族凝聚力,在“国宝展”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力量是浓烈的、炽盛的、自觉的、令人终身难忘的。

  博物馆文化以其历史穿透力,演绎着漫长历史的沧桑巨变、岁月坦诚

  博物馆文化的第二种力量是历史穿透力。博物馆的藏品穿透了漫长的历史,抖落了历史的尘埃,演绎着沦桑巨变,表达着岁月坦诚。挟裹着收藏保管、研究和社会教育三大功能的博物馆文化以其犀利的历史穿透力诠释着历史的庄重、厚实、坚毅和苍伟。

  甲申冬日,上海博物馆隆重推出“周秦汉唐文明大展”,铿锵吟唱黄土高原千古长赋。周秦汉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恢弘盛世的历史定格,带有凝重跌宕的历史指向,积淀了理性张扬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千古释疑的文化现场,同时,撒落了凝聚文明的历史文物,引发了千百年来对凝聚在文物上的历史的解读,因而周秦汉唐的历史沿革是中国历史上的华章巨篇。陕西省文物局和上海博物馆主办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气势恢弘,两百余件文物璀璨荟萃,两千余年历史集约展示,在昨天的地平线上曾经积淀不屈的“琴文”,亮出韧性的“剑胆”,摆开威严的方阵,挥洒历史的深沉,在今天的展览厅中邀集了跨时越空的古时文明。从观赏青铜之乡的西周吉金、秦始皇陵的复活军团、汉唐墓葬的皇皇壁画,到迷恋各类遗址的稀世奇藏、唐代窖藏的遗宝精粹、皇家寺院的石破天惊,周秦汉唐文明大展无疑演绎着漫长历史的沧桑巨变、岁月坦诚。此展办展50天,观众30万,最后又是一个“无眠之夜”,数千观众冒雨领取参观券,10件最受欢迎文物揭晓,观众在历史的演绎中感悟着博物馆文化的历史穿透力。

  博物馆文化的历史穿透力还表现为探究文物,还其历史的本来面貌。上海博物馆入藏王羲之《上虞帖卷》就有曲折而生动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上海博物馆专家在清理古代书画时发现了此帖,但当时并未“识宝”,又被冷落了3年。后来有关领导和专家重提此事,请谢稚柳先生鉴定。谢先生对此帖与唐宋其他法书名作进行比较研究,充分肯定此帖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价值。然而一时尚难断定此帖是哪一朝代的摹本。正在他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此帖右上角的南唐“集贤院御书印”墨印映入眼帘,又见下面一印,但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晚上,他在灯光下又琢磨良久,忽然记起清末有一收藏者曾在逃难时把《上虞帖》缝入棉衣,由北方带到南方,以后便杳无音信。此帖会不会就是当年“消失”于南方的国之瑰宝?再过了几日,谢先生在展开此帖研究时,又突然想到这方无法辨认的印章可能是南唐的“内合同印”。于是,上海博物馆借来了先进设备,拍摄了软X光片,奇迹出现了,果然显现出“内合同印”。“内合同印”和“集贤院御书印”两印在宋代被称为金印,而历史记载《上虞帖》正有此两印。这一证据,基本确定了《上虞帖》是唐摹本的说法。后来,上海博物馆的裱画师再创奇迹,把这两个印章清晰地予以再现。国宝确定,正式入藏!博物馆文化以其历史穿透力澄清着历史的迷雾,缕析着历史的脉胳,使漫长历史的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的演绎成为可能。

  博物馆文化以其文明渗透力,寻觅着中华文明的悠悠源头、绵绵根脉

  

  博物馆文化的第三种力量是文明渗透力,博物馆以这种力量解读中华文明,抢救文物回归,寻觅悠悠源头,追踪绵绵根脉。

  1994年春,香港古玩市场悄然出现楚简,关注战国竹简文字编纂的张光裕教授迅速把信息传递给上海博物馆,并电传过来一批摹本。从电传过来的摹本看,有几支是《周易》中的一些内容,还有一些不知篇名的有关文王和周公的内容。从以后几次电传的摹本中进一步了解到,这些竹简文字估计多是尚未知晓的先秦古籍,简文字体与已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字相一致。信息往来,当断则断,老馆长马承源先生决定立即抢救这批竹简,出资收购。5月,这批竹简顺利送抵上海博物馆。同年秋冬之际,相关竹简又一次在香港出现,这次是在香港的上博之友朱昌言先生、董慕节先生、顾小坤先生、陆宗麟先生和叶昌午先生联合出资收购,热情地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可以说,从战国楚竹书的发现之日起,就有一种文明渗透力,寻觅着中华文明的悠悠源头、绵绵根脉。这些战国楚竹书共有简数1200余枚,计达35000字,在已出土楚简中占有较大比重,实为难得。这些战国楚竹书为楚国迁郢都以前贵族墓中的随葬物,先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其中以儒家类为主,兼及道家、兵家、阴阳家等。而简书本身又是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包括少数重本的书篇在内,这批楚竹书近百种,其中能和业已流传的先秦古籍对照的不到10种,足见发现这批楚竹书的独特意义及其重大价值。

  癸末春日,上海博物馆成功地从美国把《淳化阁帖》存世最善本抢救回归,安然入藏,实现了又一个文化夙愿。《阁帖》返归,赫然成为中国帖学盛事,对于梳理帖学的悠悠源头、绵绵根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博物馆从美国抢救回归的《淳化阁帖》第四、七、八卷为北宋祖刻本,第六卷是泉州本的北宋祖本,是公认的国宝。国之瑰宝流失海外,上海博物馆持之以恒地关注国宝屐痕,上海博物馆老前辈徐森玉先生曾多方探寻《阁帖》去处,争取其回归。《淳化阁帖》的回归之路令人牵肠挂肚,经常萦回在上博人的心头。近十多年来,国之瑰宝为美国安思远先生所得,如不创造机遇、紧追不舍,一旦情况有所变化,国宝将永无回归祖国之希望。国之瑰宝当归则归!上博作出了千方百计抢救国之瑰宝回归祖国的重要决策,并成功抢救回归。《阁帖》回归后,上博及时举办了“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淳化阁帖》最善本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一部帖学经典集结了跨越时空的书法帖学关注,牵动了一座城市的民族文化根脉,激励了老老少少调遣笔墨的情怀,引发了持续一年的帖学思考。围绕《淳化阁帖》最善本的回归,汪庆正副馆长夜以继日地为特别展览的筹备及其一系列普及教育活动开展工作,他还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收集、查阅大量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在《阁帖》回归之时,汪先生说过:《淳化阁帖》的研究比较艰深,普及工作也不易。如果要问这两个问题,一是“淳”字怎么写,二是“淳化三年”翰林院侍书王著编帖之年对应公元哪一年,对于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是大多数人答得上来的。可是,“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举办一年之后,在上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一天,汪先生偶而坐出租车,因他在电视上宣传普及《淳化阁帖》次数多了,驾驶员一下子认出他来,脱口而出:“这不是‘淳化阁帖’吗?”汪先生的朋友说:“你呀,可以改名了,复姓‘淳化’,名‘阁帖’!”

  博物馆文化以其艺术感染力,守望着精神家园的世代传承、人文自豪

  艺术感染力,是博物馆文化的第四种力量。这种力量维系着艺术经典的宁静与理性,敞开了中华文明的纯粹与自觉,凸显了民族文化的品位与品格,守望着精神家园的传承与自豪。

  博物馆文化的艺术感染力,需要文化创意的激励。上海博物馆的每个大展,陈列设计部总是创意先行,形成亮点。陈列设计部一直重视把大自然的场景和中国园林的意境引入展室,构想、营造具有自然风貌和诗画般的场景,努力做到一展一品,一展多景,对于展示文物起到了增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作用。

  博物馆文化的艺术感染力,需要文物资源的整合。近来年,上海博物馆的脍炙人口的展览除了整合馆藏文物资源外,还走强强联手之路,得到了各省市博物馆的积极支持。故宫博物院和新疆、内蒙、西藏、陕西、山西等自治区与省文物局和博物馆对于上博在办展上的文化真诚令人感动。我们结集着文物资源,以国宝的魅力展示中华文明,以经典的力量呼唤文化传承。

  博物馆文化的艺术感染力,需要自我加压。2002年12月21日,正值上海博物馆50大庆之日,马承源先生和我从北京开会返沪,在北京机场候机时,马先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上海博物馆建馆已整整半个世纪。新馆开馆也已有六、七年了。上海博物馆发展的基本经验在于不断拓展,不断地自我加压,在艺术感染力上应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如上海博物馆新馆的陈列专馆,虽然几年过去了,大家的反映依然很好,但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抓紧做出计划,及时地相继改建,进一步增加艺术感染力。正是巧合,那天樊锦诗院长也在场,她和我们一起在机场候机。回沪后,我们在原有陈列专馆更新调整的基础上,加快了推进步伐,以更大的艺术感染力守望精神家园的世代传承、人文自豪。

  我们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名义积聚着博物馆文化的“四种力量”,以炎黄子孙的名义播扬先进文化。


作者:陈燮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