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民素质培训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5:08 红网 |
广大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并且,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目标。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意义重大。 一、农民素质不高,严重制约新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素质问题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状况。新宁县政策研究室调研发现,当前新宁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新宁县现有农民46万,2005年人均收入1537元,种植、养殖是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新宁农民素质偏低,造成农民生产经营不能很好地面向市场,粗放式经营、高投入低产出、产品科技含量低、价格销售上不去等问题相当严重。新宁是国家脐橙种植基地,脐橙种植是新宁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现有脐橙种植面积20万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新宁橙农长期沿用老生产方法,不能调整采用新技术,管理不科学,产品质量上不来,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近年来,江西省大力发展脐橙生产,广泛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和套袋技术,产品农药残留低,果大且光泽鲜艳,上市平均价比我县高出0.6元,且迅速占据我县原有市场。究其原因是我县在农民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方向太欠缺,农民素质得不到提升,不能面向市场随机应变。正是由于我县农民素质偏低,我县农民在劳动力转移及外出务工方面也表现出劣势。农民没有一技之长,不能从传统的耕种劳动中转移出来,农民没有能力实现第二次就业,严重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新宁现有外出务工人员中,85%只具有初中文化,且无技术特长,因此只能从事一些“脏、乱、差”的低收入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据的是科学发展观,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民素质低直接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村入户,影响了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同样,没有高素质的农民主体,也阻碍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目标实现。以万塘乡为例,全乡26个村2.7万人,2005年修建新居34户,平均一个村只有1.4户建成新居。15%的农村家庭人均住房不足5平方米。长期以来,农村新居建设各自为政,缺少规划,布局不合理。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农民素质不高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计。 二、我县农民素质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素质是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基本性质、基本素养。从内容来看,农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现代意识等。其中,教育素质主要指的是文化水平,是反映农民素质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科技素质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直接渗透到生产中,服务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它是农民素质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农民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等达到的程度;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农民的思想观念、理想境界、道德情操、组织纪律等,影响农民群众的社会经济行为,决定“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新宁开始加大对农民素质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有不少问题。综合来看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工作与市场、农民需求相脱节,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培训工作进行得好坏,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培训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农民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县农民群众对参加培训活动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广大农民并不是不想参加素质培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是认识到科技入户的重要性。伴随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也体会到了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农民朋友迫切希望通过掌握技术来发展生产,实现增收。但由于我们当前的一些培训班一是不考虑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地漫天要价;二是只重形式,不讲实效,不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培训的农民不想学,农民想学的培训班没有。结果是我们的培训工作与市场、与农民的实际需要存在严重脱节,农民参与者培训的积极情得不到提升。 (二)政府管理效能缺失,培训班质量低,起不到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
培训工作是一项改造人的工程,它的效益主要在于社会效益。因此,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当前培训工作情况一是培训把关不严,政府组织管理缺位。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班随意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只求形式,不讲质量的问题。政府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指导、监督、考核的管理职能缺位,培训结束后不论质量,一律发证通过;二是培训资源不能合理配置。政府对下拨给部门和乡镇的培训经费难以做到专款专用、难以落实到培训人头;乡镇培训师资得不到保障;农民培训场地得不到保障,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实效。三是管理机制没有理顺。多头培训各行其是,缺乏统一领导,这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农民培训格局无法形成统一的培训规划,各部门相互推诿,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培训效率低下。 (三)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政府投入力度不够
对培训投入所取得的回报,往往是间接的,很难看到直接收益。当前政府存在需要投入的项目多和迫切希望快见成效心理,这就严重影响政府对农民培训的投入热情。加之当前全县存在财政吃紧的问题,既便是极为有限的经费投入也保证不了专款专用,使得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培训投入不能到位,很多本应对农民进行的培训也就不了了之。 (四)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长期以来,我们的培训工作只看重数量,忽视了实效,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足够的市场信息,在课程设置、师资和培训场所的配备上与市场需求相差很大,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应培训内容,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后果是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市场大量需要人,而我们培训的人员却不能为市场所接受。 (五)农民传统观念制约培训工作开展
传统的农民观念是在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生产方式下形成的。代代相传的简单劳动与简单商品交换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他们往往认为,只要有地、有力,再加风调雨顺,就有好的收益、回报。对农民素质培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对培训工作反影冷淡,缺乏热情。 三、切实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尊重当前农民群众希望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的迫切需要,切实抓好农民素质培训。我们的培训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农民群众愿望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着眼点,整合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农民专业技术水平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必须理顺机制整合资源
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充分配合,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政府应强化管理,加强培训机制建设,解决好多头培训、机制不顺的问题。当前新宁从事农民培训的机构有农业、科协、扶贫办、劳动局、教育局等,环保、林业、妇联等部门也都准备涉足培训工作。因此,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最首要的就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与管理职能,把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资源盘活,形成合力,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关键是培训内容要实用
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就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努力培养农民增产增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根据新宁县实际情况,我们的培训工作应当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当前主要是要把重点放在对农民技能的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放在新农村建设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上。在农民技能培训方面,要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切实按照市场的需求,增强培训的实效性。目前要有针对性地抓好保安、家政、汽车驾驶、建筑等工种的培训,以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为适应农村转移劳动力准备条件。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适时开展各种适用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农业产业发展培训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三)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培训经费要保证
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长期滞后,经费无保障是重要原因。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证培训经费的落实。对从事农民素质培训的单位要给予教育经费扶持,以保证他们能改善现有培训条件。第二是对农民培训应有相应的培训费用减免政策,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使更多的农民不仅愿意参加培训,而且参加得起培训。第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素质培训经费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防止培训经费被截留、挤占,保障农民接受培训的权益。 (四)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培训形式要多样
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一定要有灵活的组织形式。要充分考虑农民自身的特点和农业产业的特点,根据农民自身素质基础,农民今后生产经营的方向,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等,结合农时季节,多层次、多形式、多主题地开展培训。要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广播电视、农业技术学校、农技站等多种渠道,开展培训教育。培训内容上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浅、中、深并重,培训时间上要适合农民特点,长、中、短接合。 作者系中共新宁县委书记 稿源:红网 作者:陈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