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先有急功的制度后有近利的科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5:08 四川新闻网

  (本网特约评论员 徐光木)教育部部长周济批评不少科研项目与科学前沿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关系不大。他在发言中说,现在有一种偏见,鄙视社会服务,鄙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他认为主要是现在有些科研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中国青年报》12月3日)

  将科研项目鄙视社会服务,鄙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责任归结为科研的急功近利

,这一点固然没有错,毕竟90%以上的科研成果不成其为成果已经是被证实了的事实。申报的时候匆匆上马,结题的时候又草草收场,科研项目承担者所图和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呢?不是并不是科研项目有多大意义,实用价值有多高,能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便不便于技术推广等,而是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尽快将这笔不菲的科研经费收括禳中。

  企业管理学中有句比较经典的话,一流的企业靠制度,二流的企业靠人才,说的是良好的制度在企业的发展成长中的至关重要作用。同理,科研管理体制也是如此,没有先进的科研管理体制,纵然有一流的科研人才,一流的科研成果必定难逃流产或者难产的命运。我国的许多科研项目,并不是没有科研价值可言,事实上恰好相反,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十分有研究的必要的,甚至于一个或一些科研人员用其一生的时间都难以完成,充其量只能充当"巨人的肩膀"。

  然而,我国的科研管理制度,尤其是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体制却是另一副模样,一年一考核对于政府和企业职员来说或许恰当,但如果将政府和企业领域的考核方式照搬照抄到科研管理领域却往往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许多科研项目,不要说一年两年看不到成效,甚至于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是在"不断地犯错",然而正是得益于先前的999次犯错,才使得巨大科研成果得以诞生。事实上,许多诺贝尔奖就是这样诞生的,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可我国目前的科研管理制度能够容得下哪一个科学家穷其一生"不断地犯错"吗?或者少数科学家是乐意的,然而我们的制度却不乐意,一年两年没有成果,单位凭什么白白养活你,你还是回家洗了睡,别处高就吧!

  由此看来,那种将科研项目鄙视社会服务的责任归结为科研急功近利的观点,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把事物的现象当作本质其实同样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先有急功近利的制度,然后才有急功近利的科研,这两者是因果关系,而不是果因关系。这一点,我们务必要分清。

  (作者系中国80后作协副主席、中国改革时空网顾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