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教育部长的真话与高校论文的低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5:46 浙江在线

  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河北省政府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现实中有些科研论文存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倾向,他还用毛泽东的一句“头重脚轻根底浅”来讽刺了这种论文写作方式。(12月3日《新京报》)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周济部长说的全是真话,而且是十分现实的真话,是对目前高

校科研论文现状的高度概括。

  自从各高校推行改革以来,都把论文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老师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师的职称、收入、评优等也都与论文的多寡紧密结合。于是,发表论文就成了高校老师比教学重要得多的工作。

  但是,论文可不是想写就能够写得出来的,并不是写出来的就是成果,也不是发表了就代表这篇论文质量有多高、水平有多高。一篇论文质量如何、水平如何,关键看它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能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能不能产生社会效益,能不能给现实生活产生促进作用。

  有的老师看起来每年发表很多论文,一年的奖金拿了不少,可是,这些论文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都是人云亦云的东西,没有一点自己的创新。相反,有的老师虽然一年甚至几年才出一篇论文,可是,出来的论文一篇就是一篇,篇篇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篇篇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而目前在各高校的,前者的数量要远远地多于后者,为论文而论文的老师大有人在,为了一己之利在拼揍论文的老师也大有人在。

  可不是,有些老师为了论文,不惜大篇大篇地抄袭别人的成果,有些老师为了发表论文,不惜花费很多钱财,拉关系、送版面费,有些老师为了发表论文,甚至动用学生为他写论文,抄袭学生的成果,有些老师为了论文,则以带研究生等方式,利用学生的成果为自己服务,有的老师为此带了几十个研究生,很多研究生连老师的面都没有见过,有的老师为了论文,则利用一切关系,争取列入当地政府的课题什么的,获得一些经费,弥补发表论文的版面费,等等。

  高校低水平论文泛滥与高质量论文奇缺已经成为高校科研工作一对十分尖锐的矛盾,而低水平论文的泛滥,已经对其他学术态度端正、钻研刻苦的老师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为,尽管论文的水平很低,但获得的个人利益却很丰厚,每年的奖金、费用很多。而那些学术态度严谨的老师,由于论文数量不足,不仅很多利益严重不足,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所花去的费用却很多很多,甚至严重入不敷出。

  说实在的,那些低水平论文产量很高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把时间花在图书馆或者网络上,通过大量的抄用、拼揍别人的成果,来“转化”为自己的论文,可以说从来不到企业、农村等最应该去的地方进行考察、学习、交流、思考。也正因为这样,写出来的论文就象周济部长所说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没有经济价值,更没有社会价值,读者看起来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可以说没有任何收获。

  那么,高校老师应该如何去写论文,如何去进行科学研究呢?周济部长说的好,高校应有“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特别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要把科学研究和创新精神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不仅老师要下去,学生也要走下去。要把科研的重点放在大地上,放在工厂里,放在所有可以学到实践知识的领域,而不能只停留在图书馆、电脑旁。不然,要出高水平的论文,难。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高校要改革目前的职称评审、论文考核、奖金发放、业绩考核、成果认定办法,对那些真正有水平、有价值的论文,要给予重奖,对学术态度严谨的老师,要给予高度重视。而对于那些虽然论文数量不少,但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论文,要敢于放弃。有关部门在下达科研项目时,对那些没有什么研究价值的申报项目,要坚决不给予任何支持,切忌靠关系下达科研项目的行为发生。

  我们希望教育部长的真话能够改变目前高校论文质量低劣的状况,让高校在科研方面更加纯洁一些,而不是越来越庸俗,越来越充满铜臭味。


作者: 艾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