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必回避农民工子女的“另类”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5:46 浙江在线

  经过努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入了学,他们还是农民工子女。仿佛烙上的身份印记,使他们始终有“另类”感。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他们会由此产生对社会的隔膜、对抗甚至仇恨。因此,专家建议,农民工子女上学,别让他们有“另类”感(1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但农民工子女的“另类”感是一种客观现实,不是让不让“有”的问题。

  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读专门设立的“民工子弟学校”,二是进公办学校内部单独编设的“民工子弟班”,三是与城里孩子混合编班。采用前两种方式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肯定是贴了标签的。虽然得到的关爱多起来了,有人专门送书、送文具,有人专门送月饼、送冬装……但每送一次,都有可能给孩子加深一次印象:你们是令人同情的农民工子女。物质有所收获的同时,心理未必不是一种伤害。如果单独设校,校内是平等的,出了校门,与其他的学校很可能判若霄壤;如果单独设班,班内是平等的,出了教室,与其他班级很可能隔如鸿沟。即使混编成班,方言不同,穿戴不同,交际的圈子不同,行为的习惯不同,譬如是不是天天洗澡,会不会随地吐痰,能不能过生日派对,有没有坐过飞机……依然会产生许多的“傲慢与偏见”。

  和谐社会要求城乡协调发展,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进城之初,“另类”感是免不了的。城里孩子会觉得他们“另类”,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另类”。这无法回避,除非视而不见;也难以改变,除非给予时间。真正积极的做法,只能是坦然面对。

  农民工子女要立足于融入新的群体,主动实现本土化。要教育他们克服与城市文明不合拍的生活积习,帮助他们多结交几个当地的朋友,甚至于学说当地方言,切忌采取与当地敌对的态度,由盲目的自卑,导致病态的自尊。城里的孩子要有接纳新市民的胸怀,懂得一个道理: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大量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自然,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多交一个农民工子女的朋友,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多作一份贡献;对农民工子弟少一点歧视,就是为校园、为社会多增添一点稳定。

  不回避农民工子女的“另类”感,才能帮助农民工子女加快实现向“同类”的转变。这是教育对和谐社会建设应尽的职责。


作者: 慕毅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