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6:50 人民网
-->

  各地最新人事变动专题

  

  地方频道邀您加盟谋共赢

  2006年地方领导访谈回顾

  人民网最受关注地方领导

  腐败曝光地方周刊 视频

  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由此形成的绿洲,是防止北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汇合,拱卫河西走廊东部的重要生态区。所以,石羊河流域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全局性问题。温家宝总理对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非常关注,明确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近年来,我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总的感到,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核心是要做好节水这篇大文章。

  一、问题的要害是水

  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突破了平衡点,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其要害是个水的问题。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山区。全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涉及以武威市为主的8个县区。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600多毫米,主要依靠石羊河水维系该流域的生存和发展,是个先天性的缺水地区。其生态问题由来已久,概括起来说,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祁连山的雪线不断上升,石羊河流域源头来水逐年减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现在的50多年来,祁连山的雪线上升了40米,相应地石羊河流域的平均来水量由17.8亿立方米减少到11亿立方米左右,减少了三分之一多,加剧了该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另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可承载的限度。上世纪50年代,石羊河全流域的人口只有90多万人,灌溉面积200万亩,人均占有水资源近2000立方米。在下游由河水和地下水露头形成了许多湿地湖泽,像个楔子插入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形成了民勤绿洲,有效地阻挡了沙漠的南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大面积垦荒种粮,使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现在全流域人口增加到近230万人,统计灌溉面积增加到490万亩,都比上个世纪50年代翻了一番多,而实际灌溉面积估计在600万亩以上。加之来水量的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到了500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这一状况在民勤表现得尤为严重。经石羊河进入民勤的地表水由上世纪50年代的5亿多立方米减少到不到1亿立方米,致使民勤所有的湿地湖泽干涸,沙漠势不可挡地向前推移,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短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面对水资源的短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修建水库,搞调蓄工程。长期以来,在上游的8条支流上建了7座水库,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水资源的调度使用和蒸发渗漏等原因,流入下游民勤的水量逐年减少,最少的年份来水不到1亿立方米。

  面对地表来水的减少,一些地方就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寄托在开采地下水上。石羊河中下游地下水年开采量达6亿多立方米,仅民勤县拥有机井1.1万多眼,年开采量5亿多立方米。结果造成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普遍下降10-20米,局部地区达40米,地表植被大面积枯死。于是,人们又想到了从域外调水,景电二期延伸工程设计每年向民勤调水6000万立方米,但由于从200公里以外的黄河调水成本过高,农民用不起,实际上每年调入民勤的水只有2000万立方米左右,总体上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效果不尽如人意。

  面对用水量的急剧上升,人们也想到了节流的办法。石羊河流域的干支渠进行了衬砌,有效地减少了渠系损耗,提高了地表水的利用率。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渗漏减少,使地下水难以得到有效补充。这说明,石羊河流域地表地下水是一个统一的系统,采取单一的工程措施节水,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面对沙漠的前移,人们以坚韧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大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林,形成了草方格种梭梭的固沙带。这些办法对遏制沙漠的前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世界治沙界的肯定和赞誉。但面对整个生态的恶化,局部性的防治作用是有限的,流沙仍然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事实证明,要真正做到沙退,最终还得减少人在沙漠边缘地带的盲目垦荒、打井活动,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使地下水位有所恢复,加上种植耐旱沙生植物,使植被能够得到修复。

  综上所述,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是一个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形成的上下游紧密联系、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必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立足流域内的水资源基础,通过一系列革命性措施,把用水量大幅度降下来。舍此,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往往会引发出新的矛盾。

  【1】 【2】

陆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