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网瘾——大学生的精神“艾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20:00 光明网
刘娟

  “艾兹”这一名词一度让人们毛骨悚然,闻之色变。而今,随着艾兹向大学生群体的深入,大学校园里挂着的“关注艾兹,关爱生命”的条幅随处可见,然而人们在关注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精神的健康。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网瘾”正像艾兹一样日益猖獗地吞噬着他们的灵魂,其毒害用精神的“艾兹”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自从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并日益普遍化之后,一群忠诚的“粉丝”——网虫便粉墨

登场了。“网虫”像“书虫”、“人虫”一样是一个讽刺性的称号,一般指那些终日沉迷于网络混天熬日的人。在笔者就读的山东某一所高校里,网瘾就是一只潜伏在大学校园里的蠹虫,那么,是什么使大学生远离缤纷的现实生活而蜕变成“网虫”呢?

  首先,网络成为打发时间的工具。成为很多同学感觉大学生活空虚无聊,无所事事,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感觉大学生活郁闷的学生比例高达30%以上,于是他们在高喊一声“郁闷”之后便埋头于网络游戏,乐不思蜀,甚至通宵达旦,成了名副其实的“夜猫子”。电脑也不再是他们学习的需要,而只是打发时间的工具。曾有一位大学老师这样说:“现在,男生都把电脑当成了游戏机,女生则把电脑当成了影碟机。”由此,他们也荒废了学业,把原本美好的前途空手送进了坟墓。

  其次,网络成为大学生逃避现实的“安乐窝”。随着大学生数目的急剧上升和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大学再也不是人们理想中无忧无虑的象牙塔。小到英语四六级证书,大到考研、就业的压力和挑战,不少人还遭受这失恋的打击,于是,在无法左右的现实和沉重的心理压力面前他们选择了逃避,一头扎进虚拟世界中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在浩浩网海中,他们可以实现很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比如结婚、生子、考博、当将军……,甚至还可以肆无忌惮、口无遮拦地发泄心中的愤懑,完全丧失了自我和理智。

  再者,更可怕的是网瘾就像毒瘾一样,上瘾容易,戒掉却难于上青天。在大学中,因为网瘾而连连挂科的事情已经不再成为新闻。最近报道称某名牌大学的学生因过分沉迷网络三次被开除,又三次通过高考“东山再起”,可悲的是最后还是网瘾难戒。听起来着实让人惊诧不已:一进大学就变成“网虫”,而在家庭的威胁和压力下却可以三次通过高考。可见对这些“网虫”的监督也是高效管理不可忽视的任务。但令人大伤脑筋的是大部分高校对他们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挂了科重修就搞定,旷了课警告就了事,很少对他们进行实质性的引导和教育,于是这一群网迷便在迷茫中越走越迷茫。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一封父亲给大学生儿子的信曾一度引起舆论的哗然,孰不知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儿子。大学生上网一旦成瘾,伤害的绝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家庭的灾难,他们把家庭的嘱托空手毁于一旦。特别是对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供一个大学生上学本来已经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还要满足“网虫”这张血盆大口,其重负可想而知。

  网瘾除了对自己的身心是一个巨大的摧残,对社会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最明显的是近年来网络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不少大学生模仿电影或游戏中的恐怖镜头干起了抢劫、强奸的勾当,结果自然是害人害己。另一方面,网瘾也像瘟疫一样具有传染性,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一年轻密集的群体里,其“横扫一大片”的势头更是可见一斑。

  在此,笔者想呼吁的是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大张旗鼓地高喊“预防艾兹,抗击艾兹”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应该如何预防和抗击“网瘾”这一毒害大学生精神的“艾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